中国民间地理堪舆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试论阳宅房屋风水文化

发表时间:2018/07/07 00:00:00  浏览次数:987  

中国民间地理堪舆风水文化传承人物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介介绍

九天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女神,又被人称作九天娘娘、九天弇兹氏或者是九天玄母。九天玄女是道教的信仰女神,隶属道教神话体系,也是术数女神,和黄帝、炎帝等属于先秦神话故事人物。但是她一开始只是战争女神,在民间并不受百姓过多供奉。

九天玄女画像

九天玄女主战事,懂得军事韬略,并且身怀法术能够点豆成兵,遇水开桥。九天玄女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小说话本当中,她的形象是善的,能够匡扶正义,惩治恶人。道教讲究的有怨必报,故而,九天玄女被道教奉为圣母,在道教的地位很高,究其起源形象能到先秦之前时期。九天玄女是天道的执行者,率领着天上的兵权。她在天上如果发现世间有精怪妖魔,便会在北阴午酉下凡,躲在岩石丛林中窥探,然后大显神威,保佑世间苍生的安宁。神话里,九天娘娘是一个懂得法术和幻术的人,因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她被玉皇大帝分封为九天圣母。

九天玄女的故事在《山海经》《诗经》里面都有提及。九天玄女的名字代表着千金之象,刚硬,镇守九天,排兵布阵,能够福佑生人,肃清魔魅。道教基于九天玄女,写了《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用来教化世人。她的手下有白猿、六丁六甲等,她的原型是一只商朝的神鸟,因为习得奇门遁甲久了得道成仙。相传九天玄女是商朝的始祖,殷商祭祖的诗词里常有提及。

战争女神九天玄女又叫九天壬女

九天玄女又叫九天壬女或是九天娘娘,那么九天玄女为什么叫做壬女呢?壬是什么意思呢?九天玄女最初就是九天神女,但是人们在世代相传的时候发生了记载上的笔误,都称之为“九天玄女”而玄又是对应天干地支的“壬”。

九天壬女画像

壬属于天干地支的第九位,壬又是对应的红色。所以九天玄女又叫做九天壬女。但是又有人问了猜疑“九天玄女”和“九天壬女”是不是不是同一人。

炎帝是壬姒生的,姓姜,意思是壬女所生。而《山海经》里面炎帝是九天玄女受天地感召所生。所以说,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古代是母系社会,炎帝只知道生母是壬女,因为炎帝生的长相普通,不受父亲少典的喜欢。于是少典把炎帝放在了贫瘠的东方,壬女不忍心,将炎帝抚养长大,因此随母亲姓任,后来炎帝成名是在姜水旁,所以他改姓为姜。古书记载,自任徙耆姜合称任姜氏。根据后世破解的甲骨文字义表示,姜的意思就是“壬女所生”或者“妊女所生”。

这点可以证明“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说文解字》里面,任这个姓氏最初始也是“壬”。所以炎帝姓姜必定是由“九天壬女”所生。姜本身的意思就是“玄任”。所以根据古文典籍,后世得出“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因为古代的记录方法和发音不同,才产生了“九天玄女”和“九天壬女”的差别。

记录九天玄女的古籍解读

九天玄女是天帝创造的动物,天帝让她生下了商朝的始祖,契。记录九天玄女的古籍有《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道经《九天生神章经解》,《仙术秘库·卷一》等。

九天玄女画像

相传九天玄女曾经以原型人首鸟参加过黄帝蚩尤大战,并在里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看出九天玄女的历史悠久。《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上面说,九天玄女其实是天地之间的一股灵气,能够通天达地,日久了便成型,能够变化成各种样子和形态,能够通晓万物,感悟众生,是道教的始祖,道教理念就是有形化无形,道法生一、生二、生万物。虚虚实实、时而有、时而无,但是又无处不在。因此她就像是天眼、天道,知晓众生的规律,观察人或者精怪在世间的言行。

《紫府玄祖法忏》里面表述了道教对九天玄女的赞颂特别特殊,上及无上,给予至高无上。玄即混沌初开,在乾坤未定的时候天地间是没有颜色的,玄就是当时出现的第一个颜色,玄女就是那个让天地之间的事物归于原位,安排了道法,因此是道家之宗。道教里面有三大宗师尊神,一就是玉清,二是天清,三是太清,三清都是由最初的混元一气分而开来,这一气就是玄。阳气好动是上圣,因其主静为元君圣母,刚烈之气为力士。《仙术秘库·卷一》中说九天玄女就是一位仙女,后来被道教奉为圣母之后成了仅次于西王母的女神,宝相庄严。

黄帝之师九天玄女解密

据神话记载,九天玄女是西王母特使,又是黄帝之师。她善于兵法,能够由玄鸟化为人形,在蚩尤大战皇帝的时候用奇门遁甲教授黄帝,战胜蚩尤。

黄帝之师九天玄女

传说黄帝继位,不足二十二年,手下有个叫做蚩尤的,性情残暴,他让民不聊生,百姓生灵涂炭,黄帝受命奋力起兵讨伐蚩尤。黄帝和蚩尤相约在河北大战,皇帝身边有两个帮手,一个叫风后,一个叫力牧二圣贤,两人都是非凡之才,但是和蚩尤大战九场,依然有战败趋势。原来蚩尤此人擅长妖术,能够呼风唤雨影响局势,让天上多日,土地干涸,大雾蔽天,军士没有办法再战斗,激战之下,黄帝等人被困在了太山之下。黄帝心疼士兵,让手下人撤了,退回到太行山,夜间辗转难免,他起身虔诚的祈求泰山,最终感动了西王母,于是西王母授予黄帝真符,然后让九天玄女相助,成为黄帝之师。

黄帝之师九天玄女下到凡间之后,教授黄帝三宫五意,以及奇门遁甲和八十面战鼓。黄帝重振旗鼓大战蚩尤,当奇门遁甲摆下之后,立刻让手下击鼓,只见整个太行山地动山摇,士兵气势如虹,蚩尤士兵兵败如山倒。蚩尤带人冲到元门,但是兵败如山倒。他虽然能够把石头当饭吃,凌空飞仙,但是在八十面战鼓中发挥不出作用。之后黄帝在逐鹿县诛杀榆罔,几经血战,天下大定。道教里面还说,黄帝之师九天玄女还教授黄帝阴阳房中术,颇精养生之道。

《水浒传》九天玄女授宋江兵书的故事

《水浒传》里面记载了关于九天玄女转世成为宋江并帮助宋江脱险赐予天书三卷的故事,九天玄女教宋江相生相克,大破辽国敌军。

授予宋江兵书的九天玄女

《水浒传》九天玄女授宋江兵书说的是:宋江到了还道村,在一大殿里面看见金碧辉煌的大堂上点着龙凤火烛,一个群龙护卫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宝相庄严的娘娘,身边立着两个穿着青衣的童子,一男一女,手里面拿着净瓶和扇子。那个娘娘便是九天玄女,也称为九天娘娘。这个娘娘开口道:“宋江,你不必如此多礼,到我这里来。”宋江闻言赶紧上前,九天玄女让身边的童子拿来酒,并给宋江献酒,这个小童拿着酒壶和酒杯就走了下来,宋江赶紧起身迎接,不敢推辞,一口就喝了下去,喝完之后,觉得腹中如泉水一般甘冽,这时又有一个童子过来送来了鲜枣,他赶紧接过来,吃了两个,但是没有几杯之后便觉得头有些晕晕的,宋江怕自己酒后失态,赶忙告罪:“臣不胜酒力,娘娘请不要再赐酒了。”

九天玄女没有多言,从袖中取出一物给他:“你既然不能饮酒就罢了,这里是三卷天书,赐给你。”宋江接到手里,一看是一个五寸长的小布,不敢多看,赶紧叩谢,妥妥的收藏在袖子里。突然间一个激灵,宋江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仍然在床上躺着,九天玄女不见踪迹,他以为自己做了一个梦,但是不经意之间摸着袖口,居然从里面摸出兵书,这就是《水浒传》九天玄女授宋江兵书的故事。

九天玄女助越灭吴的故事

九天玄女能够飞沙走石,隐于山林,窥于石缝,看的见世间的不平和罪恶精怪。一但有妖孽在凡世作乱,天帝、西王母必定会派九天玄女下凡相助。九天玄女助越灭吴,相助越国六千士兵隐匿踪迹。

春秋时期,吴国国主荒淫无道,残暴成性,在吴越战争中,天帝让九天玄女下凡尘,用六壬、奇门遁甲等兵书交予越王勾践,帮助越王灭了吴国。九天玄女下到凡间之后,变换身份,化身为越国南山处女,民间奇士,被越国国君发现,聘请为国师。她当上国师之后帮越国训练手下六千士兵。在吴越战争中,这六千士兵发挥巨大作用,就像一把利剑,所向披靡,勇猛无敌。越国当然没有悬念的赢了,这时候人们发现,国师已经功成身退不知所踪,成功隐退。

越王成功的统治了吴国之后,主管江东,他万分思念相助的九天玄女,便让手下四处寻找,踏山越野,但是找不到助越灭吴的九天玄女了,芳踪难觅,越王感怀之下,在南山之上建了一座仙女祠,时时让人去祭祀。九天玄女助越灭吴的故事在《三遂平妖传》中都有提及,九天玄女不仅助越灭吴,还在北宋王时期,北宋王和圣姑胡永儿犯上作乱时候,到凡间收了圣姑。收缴了偷得天书的作乱众人。九天玄女惩恶扬善,最后让文彦博贝州城大胜。


九天玄女是谁?她为什么被视为风水学始祖?

相传先秦时期,隐于邙山上清宫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耳,曾有两名弟子,一名鬼谷仙师,俗名王栩,一名九天玄女,俗名钟静,两位仙长俱精通风水之学。其中九天玄女前世乃西王母驾下九天使者。

一天,九天玄女云游八百里燕山,忽见一座山崖丛立,山崖之上,独有一条青色岩石直通一孔泉池,其状如青龙倒吸泉水,山间透出诱人的龙脉之象。在山之半腰,数十丈瀑布如飞帘般地直冲山下的黑龙潭,此潭方园千尺,水色如墨,深不见底,黑潭深处,暗浪翻滚,只见一个怪物遍体漆黑,身如巨蟒,头生两角。玄女知是黑龙现身,欲擒此怪。黑龙见玄女逼近,急忙窜入潭边黑洞,九天玄女紧追入内,忽见黑洞一分为三,右为风洞,左为水洞,中为冰洞,玄女从右至左,当追到冰洞时,不知从何射来阳光,在冰壁折射中发出七彩幻光,真是瑰丽万千,诡异之极。黑龙被逼隐入冰壁。玄女赶到此处,只见壁上写道:“吾乃昆仑西王母驾下黑龙使者,奉命于此镇守《九天秘笈》,以待风水圣姑九天玄女驾临,吾在此已有1200余年,今功德圆满,将回山复命,望圣母承全。”冰壁其实就是天书,只见天书写道:“《九天秘笈》乃天地乾坤万物奥秘之总汇,全书共分三大部,上部为《天机道》,中部为《人间道》,下部为《地脉道》。《天机道》者,乃天机天兆之大者,天以二十八宿为经,以东南西北为四垣,临制四方。紫微主王侯卿相,天市主府库钱财,太微主富贵寿数,少微主威武权谋,故天上各路神仙及人间文武百官,皆天星四垣之主宰也。昔姜子牙懂半篇《天机道》,便可封神为相。《人间道》乃人伦大道,凡一切处世、处政之法及谋略、兵法、武艺皆含其中,若知一二,便可成帝王之师。昔黄帝得此《人间道》,便一举平复蚩尤。《地脉道》,首重龙,龙即山脉,亦为大地之气,而气之来需有水导之,气之止,需有水限之,气之聚必须无风,有风则散。由是地脉之道,须藏风得水,故称风水。”《地脉道》即风水之道,亦称寻龙之学。三道之间,天机主宰地脉,地脉主宰人伦,上接天机,下育人伦,实为《九天秘笈》之母,此乃《地脉道》奥秘所在。

玄女看后,仔细揣摩,不觉大悟。天书刚刚隐去,忽然冰壁暴缩,七彩幻光异常耀眼,原来三洞各有宝物相赠。第一件是冰洞的“天幻镜”。此镜乃先圣伏羲之物,上可探天下可测之地,下可照世间万物,即使修炼千年异类,若被此镜一照,便化为乌有。第二件是风洞中周文王上演的《易经》原本。学会周易,能卜凶吉,知过去未来。第三件是水洞中漂来木盒一只,内置“地玄盘”一个(即阴阳家所用罗盘),盘有天、地、时三针,能测地脉之优劣。三件宝物及冰壁天书助九天玄女修成大道,那得道之地,又是风水两洞,故玄女娘娘又称风水圣姑,学此道者便将九天玄女尊为风水始祖。后来,大道传入人间,所有执罗盘、看地脉习学风水之道者,均被人称为风水先生。



郭璞


郭璞(两晋 风水学鼻祖 闻喜)

 

 

(摘自百度百科)

郭璞(两晋时期著名学者)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1]   。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西晋末年,郭璞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时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劝阻王敦谋反而遇害。王敦之乱平定后,追赠弘农太守。宋徽宗时追封闻喜伯[2]   ,元顺帝时加封灵应侯[3]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

 

    本    名    郭璞

    别    称    郭弘农

    字    号    字景纯

    所处时代     两晋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时间     276年

    去世时间     324年

    主要作品    《郭弘农集》《葬经》《青囊经》

    主要成就    游仙诗祖师,词赋为“中兴之冠”;风水学鼻祖

    祖    籍    河东郡闻喜县

    官    职    大将军记室参军

    追    赠    弘农太守

    追    封    闻喜伯、灵应侯

    信    仰    正一教 

人物生平

    博学高才 

郭璞的父亲郭瑗,西晋时官至建平太守。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赋自东晋建立以来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有一个叫郭公的人,客居于河东,精通卜筮之术,郭璞跟从他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就是京房、管辂这样的人也比不上他。郭璞的门人赵载,将《青囊中书》偷了去,还未来得及阅读,就被火烧掉了。[4]   

    避难江左 

晋惠帝、怀帝之际,河东之地首先出现了骚乱。郭璞卜了一卦,丢下书策长叹一声说:“哎呀,老百姓将要陷于异族统治之下了,故乡之地将要受到匈奴的蹂躏啊。”于是暗中联络了亲戚朋友数十家,准备迁移到东南去避难。他们到达将军赵固那里,正遇上赵固所乘的一匹好马死了,赵固非常痛惜,不愿接待宾客。郭璞来见他,守门人不让郭璞进去。郭璞对他说:“我能使马死而复生。”守门人很吃惊连忙告诉赵固。赵固马上出来见郭璞,对他说:“你能使我的马复活吗?”郭璞说:“需要健壮的汉子二三十人,每人手持一根长竿,往东走三十里,在山丘树林里有一个土地庙,便用长竿拍打,就会出来一物,要迅速捉住带回来。得到了这个东西,马就可以复活了。”赵固照着他说的去办,果然捉住了一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便带了回来。这个像猴一样的小兽一见死马,便对着死马的鼻子呼吸,一会儿马就站了起来,昂头嘶鸣,吃起料来和平常一样,可那个像猴一样的怪兽却不见了。赵固惊奇欣喜,送了许多钱财作为报答。[5]  郭璞画像郭璞走到庐江,太守胡孟康被丞相司马睿召为军谘祭酒。当时江淮之间还是平安无事,胡孟康安然无忧,不想过江南去。郭璞为他占卜,得到的结果是“败”。胡孟康不相信。郭璞整顿行装将要离开,但看上了房主的一个婢女,一时没有办法得到,于是取小豆三斗,把它撒在房主人宅院的四周。主人早晨起来,看到数千穿红衣的人把院子围了起来,到近处看又没有了,心里又厌恶又恐惧,请郭璞为他占卦。郭璞对他说:“你家里不应该收留这位婢女,可把她领到东南方二十里远的地方卖掉,千万不要和买主讨价还价,这样妖怪也就自行消失了。”主人就依此而行。郭璞暗中派人以很低的价买下了这个婢女。再画了符丢入井中,那数千红衣人都被反绑双手,一个接一个跳入井中,主人非常高兴。郭璞也带着这个婢女离开了此地。后来不过数旬庐江就沦陷了。[7]  郭璞过江到了江南,宣城太守殷祐请他担任自己的参军。当时有一物像水牛一样高大,灰色,脚很小,脚的样子如同大象,胸前和尾巴都是白色,力气大但行动笨拙迟缓,来到城墙之下,大家都觉得怪异不解。殷祐派人埋伏起来准备捉住这个怪物,叫郭璞为之占卦,得出的是遁卦和蛊卦,卦辞上说:“艮下乾上相连接,这物体形巨大。山中潜藏的牲兽,不是犀兕也不是老虎。其身与鬼神相并,乃二午之精所聚。依法应将它捉拿,可两位神灵不允许。虽会受到创伤,但终究要回归本地。按照卦上显示,这是一只驴鼠。”占卦刚结束,埋伏的人用戟刺杀这怪物,刺进一尺多深,就突然不见了。郡中纲纪到祠中求告神灵,请神除掉这怪物。庙中巫士说:“庙神不高兴这样干,庙神说:‘这是(共阝)亭驴山君鼠,被指派到荆山去,从我们这里路过,不能侵害它。’”郭璞占卜之术就是这样的精妙。殷祐迁为石头城的督护,郭璞仍然跟随着他。当时延陵出现了鼯鼠,郭璞占卦说:“这预示郡东有妖人想称帝,但很快他就会自己死掉。过后当有妖树生长出来,好像是瑞兆实际上并不是瑞兆,是辛香有刺之木。如果真是这样,东南方数百里处必会出现叛逆作乱之人,等到明年就知道了。”无锡县炎欠那个地方有四棵茱萸树枝条互相交织,像连理树一样,当年盗贼杀了吴兴太守袁琇。有人问郭璞,郭璞解释说:“卯爻发而沴金,卯为木,木兴旺要被金所伤,此木不变曲,直挺当有灾祸。”王导非常器重郭璞,引他任自己的参军。曾经让他占卦,郭璞说:“你有被雷震的灾厄,可以起驾向西走数十里,找一棵柏树,截取和身子一般长的一段,放置到睡觉的地方,其灾祸可以消除。”王导照此办理。数日后果然发生了雷击,柏树被震得粉碎。[8]  当时元帝刚刚出镇建邺,王导叫郭璞为元帝占卦,得到的是咸卦、井卦,郭璞说:“东北方向的郡县名称中有带‘武’字的,会出铎,以示受王命之瑞符。西南方郡县有以‘阳’为名的,水井会沸腾。”过后晋陵郡武晋县有人在田中得到五枚铜铎,历阳县中的水井沸腾,好几天才平息。等到元帝为晋王时,又让郭璞占卦,得到的是豫卦和睽卦,郭璞说:“会稽郡要出古钟,以显示王业的成功,钟有勒铭文字,应是在人家井泥中得到。这就是卜辞所说的‘先王以作乐而广布德政,以盛乐荐祭于上帝’呀。”到元帝即位,在大兴初年(318年),会稽郡剡县人果然在井中得到一只钟,长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面有古文字十八个,有几个字是“会稽岳命”,其他的字人们都不认识。郭璞说:“凡是有圣王兴起,必定有灵异的瑞符出现,以昭示天人之心,与天道神祗契合,然后才能说是受命于天。现在我们看到有五铎最先于晋陵予以明示,接着又有栈钟出现在会稽以告天意,瑞兆不失其类,并列而出,这是多么奇伟的事啊。然则铎发出声响,钟是其象征,这些礼器一件又一件的来到,以事实来说明一切。上天与人世之间的关系不可不察呀。”元帝因此非常重视他。[9]   

    中兴才宗 

    郭璞著有《江赋》,文辞壮丽,为世人所称道。后来又著成《南郊赋》,元帝见了非常喜欢,任他为著作佐郎。当时阴阳错乱,而诉讼刑狱之事大兴,郭璞上疏劝谏。过后太阳上出现了黑气,郭璞又上疏陈事。不久,郭璞迁为尚书郎。数次上书,所言便公益民,对朝政多有匡益。明帝在东宫时,和温峤、庾亮关系密切,有布衣之交,郭璞也因才学而为明帝器重,和温峤、庾亮具有同等地位,受到舆论的赞美。然而郭璞性格率意不拘,不注意仪表,嗜酒好色,而时常过度。著作郎干宝常常规劝他说:“这不是任性而行的事啊。”郭璞说:“我的寿命是有一定限量的,尽量享受还怕达不到定数,你怕酒色会给我带来祸患吗?”郭璞喜好卜筮,门阀贵族们多取笑他。他自己则认为才高位卑,就写了一篇《客傲》。永昌元年(322年),皇孙诞生,郭璞上疏再言时政,此疏奏上,被采纳,元帝随即采纳他的建议,大赦天下,改元永昌。[10]  其时暨阳县有一人叫任谷,耕田时在树下休息,忽有一个穿羽衣的人来与之交合,随即就不见了,任谷因此有孕。几个月临产时,羽衣人又来了,以刀剖其下体,产出一蛇就一起走了。任谷于是成了阉人。后任谷上书,自称有道术,皇帝就把他留在宫中。郭璞上疏认为任谷只会妖术,请求将其驱逐。其后元帝崩,任谷也逃走了。[11]  郭璞因母丧而去职,卜葬地于暨阳,离水有百许步。人们都议论不该离水太近,郭璞却说:“当要变为陆地。”其后淤沙堆积起来,离墓几十里的地方都成了良田。不到一年,王敦起用郭璞为记室参军。这时颍川陈述为大将军掾,很有名声,为王敦所器重,但不久就死了。郭璞哭得非常悲痛,呼叫道:“嗣祖,嗣祖,谁能知道这不是福气呀。”不久王敦叛乱。当时明帝即位跨了一个年头,没有改先帝的年号,正好遇到火星进入房星之域。郭璞当时休归在家,明帝派人拿着手诏前来询问。正好暨阳县汇报说有人见到了赤色的乌鸦。郭璞上疏请改年号赦天下,其文多不流传。[12]  郭璞曾为人选墓地,明帝微服前往观看,因而问主人为何葬地依龙首之星位,这种葬法越礼,依法要灭族,主人说:“郭璞说这不是葬龙首而是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帝惊问:“当出天子也?”主人回答:“是致天子,可以为天子解答问题。”明帝疑惑不解。郭璞平素与桓彝友善,桓彝每次造访,有时正好郭璞在内室,便直接进去。郭璞对他说:“你来我这里,别的房间都可随意出入,但千万不要入厕中找我,不然,主客都有灾难。”后来有一次桓彝醉中来找郭璞,正好郭璞在厕中,桓彝就悄悄地去偷看,见郭璞赤裸着身体,披散着头发,口衔宝剑正在设祭。郭璞一见桓彝大惊说:“我经常嘱咐你不要到这里来,你偏偏要来。不但害了我,你自己也难免其害。这也是天意,我怪谁呢?”郭璞最终死于王敦之祸,桓彝也死于苏峻之乱。[13]   

    忠言致难 

    王敦将要叛乱,温峤、庾亮让郭璞占卜,郭璞回答说不能判定。温峤、庾亮又让为他们占凶吉,郭璞说:“大吉。”郭璞走后,和庾亮议论说:“郭璞说不明白,是他不敢明言,或许上天要夺王敦之魄。今天我们为国家办大事,郭璞说大吉,是说明举事必定会成功。”于是劝帝讨伐王敦。当初,郭璞常说:“杀我的人是山宗。”到这时果然有姓崇的在王敦面前说郭璞的坏话。王敦将要起兵,让郭璞占卜,郭璞回答:“不会成功。”王敦怀疑他曾劝告过温峤、庾亮,又听他报的凶卦,便对他说:“你再为我占一卦,看我寿命长短。”郭璞回答:“根据刚才的卦,你若是起兵,不久就有大祸,若是住在武昌,寿长不可限量。”王敦大怒道:“你的寿命你知道吗?”郭璞说:“我就会死在今天中午。”王敦恼怒,把他抓起来,命令押到南冈处死。郭璞临赴刑,问行刑人往哪里去,回答说:“在南冈头。”郭璞说:“一定是在两棵柏树之下。”走到那里,果然有两棵柏树。他又说:“树上应该有个喜鹊巢。”大家都找不到,郭璞叫人再仔细寻找,果然在树枝间找到了,被密集的树枝遮蔽着。当初,郭璞在中兴之初经过越城,途中遇一人,郭璞叫他的名字,将衣服送给他,那人不接受,郭璞说:“只管拿去,以后你自会明白。”那人接受后离去。到这时果然是那个人行刑。郭璞时年四十九岁。[14]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之乱平定,朝廷追赠郭璞为弘农太守。[15]  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郭璞因算学方面的成就被追封为闻喜伯。[2]  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郭璞被追封为灵应侯。[3]   

 

主要成就 

    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 尔雅音图现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郭璞代表作是《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作品虽多涉及玄理,然词采绚丽,境界扩大,坎壈咏怀,与当时玄言诗绝不相同,通过对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现忧生避祸的心情。另有《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明人辑有《郭弘农集》。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郭璞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亦称《葬书》,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郭璞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晋书·郭璞传》称“词赋为中兴之冠”。其中以《游仙诗》为主要代表,现仅存14首,是中国游仙诗体的鼻祖。游仙诗的来源很早,秦博士有《仙真人诗》,汉乐府中也有这类作品,建安、正始时期更不断有人继作。游仙诗中明显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所谓正格的游仙诗,它们“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文选》李善注);一种是借游仙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如曹植、阮籍的某些作品。郭璞显然是继承了后一种传统。他的游仙诗借游仙以咏怀,有一定的现实内容。如第一首说:“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表示了对朱门的轻蔑与否定。第五首说:“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表现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时的感慨。第四首则表现了求仙的渺茫和伤时叹逝的感情。郭璞游仙诗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和一般游仙诗往往写得过于抽象不同。如第三首说:“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写想象中的神仙居处和生活情态,形象鲜明而生动。《诗品》说他的诗“彪炳可玩”,正是指出了这种特色。不过《游仙诗》的主旨毕竟在歌咏高蹈遗世,所以消极性仍是很大的。《文心雕龙》称“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16]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  郭璞游仙诗 书法(13张)  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全书19篇,其中最后7篇分别是:《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这7篇不仅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尔雅》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据史书记载,东汉初,窦攸由于“能据《尔雅》辨豹鼠”,所以汉光武帝奖赏给他百匹帛,并要群臣子弟,跟从窦攸学习《尔雅》。郭璞更是把《尔雅》视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他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但是,《尔雅》成书较早,文字古朴,加上长期辗转流传,文字难免脱落有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不少内容,不易被人看懂。因此,在郭璞之前已经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人,为《尔雅》作注。郭璞从小就对《尔雅》感兴趣。他认为旧注“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漏略”,于是“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并参考樊光、孙炎等旧注,对《尔雅》作了新的注解。 《葬经》 《葬经》不仅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还介绍相地的具体方法,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王祎《青岩丛录》曰:“择地以葬,其术本于晋郭璞。”[17]  

    《葬经》,汉青乌先生撰。青乌先生,乃一托名。我国的丧葬文化一直较为发达,相对文献也较为丰富,而其中则首推青乌子的《葬经》、《葬经》的思想内容为后来的风水书所承袭和发挥。青乌子的《葬经》可谓风水之宗,要了解中国风水文化,不得不从青乌子《葬经》始。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长于赋文,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他的《游仙诗》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浪漫想象。他受道教清高隐者之思想影响,根本看不起那些豪门世族以至帝王将相们,说他们是“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至于他的挺拔艳逸,则是由于他把神话中的想象用具体丰富的形象写了出来。生动而鲜明的表现,使人如入神仙世界中。可谓是游仙诗中首屈一指的杰作。 

 

人物评价 

编辑 萧子显: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情新,得名未盛。[18]  房玄龄:①景纯笃志绨缃,洽闻强记,在异书而毕综,瞻往滞而咸释;情源秀逸,思业高奇;袭文雅于西朝,振辞锋于南夏,为中兴才学之宗矣。夫语怪征神,伎成则贱,前修贻训,鄙乎兹道。景纯之探策定数,考往知来,迈京管于前图,轶梓窀于遐篆。而宦微于世,礼薄于时,区区然寄《客傲》以申怀,斯亦伎成之累也。若乃大块流形,玄天赋命,吉凶修短,定乎自然。虽稽象或通,而厌胜难恃,禀之有在,必也无差,自可居常待终,颓心委运,何至衔刀被发,遑遑于秽向之间哉!晚抗忠言,无救王敦之逆;初惭智免,竟毙“山宗”之谋。仲尼所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悲夫!②景纯通秀,夙振宏材。沈研鸟册,洞晓龟枚。匪宁国衅,坐致身灾。[19]  徐钧:博学多闻世所宗,推占小术验奇功。人生祸福既前定,犹撰青囊启后蒙。[20]  王夫之:夫郭璞有所测知于理数之化迹,而迫于求人知之,是以死于其术。苟其知性为人所不可知,则怀道以居贞,何至浮沈凶人之侧,弗能止其狂悖,而祗以自戕?无他,有所测知而亟欲白之,揣摩天命而忘其性之中含者也。[21]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22]  

 

轶事典故 

作法赚婢女《晋书·郭璞传》中还有这样一段:郭璞南度途经庐江时,看中了庐江太守胡孟康家的婢女。因难以启齿索要,郭璞就暗地作法,夜里在胡宅周围撒上赤小豆。第二天早晨,胡孟康突然发现数千个红衣人包围了住宅,胡走近再看,这些红衣人就消失了。如是往复,胡孟康觉得很蹊跷,就对郭璞说了此事。郭璞听后,对胡孟康说:“这是让你家的那个婢女闹的,把她送到东南二十里外卖了吧。卖时别砍价,这样你家中的妖孽就除掉啦。”胡太守依从郭璞的意见,把婢女送至东南二十里外,郭璞指使家人到那里,以低廉的价格把婢女买了下来。与王敦 西晋末年,荆州将军王敦欲谋反,请郭璞卜筮吉凶,郭璞告诉他“无 郭璞墓地遗址成”,王敦又问若起事的话,自己能够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告诉他不可以起兵造反,方可命久。王敦大怒,问道:“卿寿几何?”,郭璞算了下自己的命,说道:“命尽今日日中。”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当天就把他杀了,是年,郭璞49岁。王敦起事后两个月不到战败愤惋而死,一一都被郭璞说中。郭璞后人载其灵柩离开了荆州,从此消失在了茫茫史海记载之中,无人知晓其埋骨之地。数年后,晋明帝在南京玄武湖畔修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保留至今。明朝画家沈周在其《咏风水》一诗中写道:“气散风冲哪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人今犹信葬书。”便是说的此事。  

家族成员 

    父亲 
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4]      儿子
郭骜,官至临贺太守。[23]     史料记载 

《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四十二》[19]   

 

相关遗迹

    衣冠冢 

 玄武湖上的郭璞纪念馆(2张) 西晋末年,晋朝宫廷内部争权夺利,引起“八王之乱”,外族乘机入侵。那时郭璞只有二十岁,不得不远离故乡——山西闻喜县,到南方避难。来到建康(今南京),他寄寓在后湖(今玄武湖)畔的一个朋友家里。他常到后湖边散步吟诗,遣散胸中愁闷。这年五月,端午刚过,郭璞来到今日的环洲,东望蒋山(即钟山),北眺石灰(即幕府山),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忽然,水面上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郭璞见几只采菱小船穿行在荷花丛中,一个姑娘还唱着采菱歌。不一会儿,小船突然一歪,站在船头上正在唱歌的姑娘身体一侧,竟落入水中。船中几个姑娘一阵惊叫。郭璞顾不得脱衣解带,便跳入水中,将姑娘拉上了岸。船里几个姑娘见人已救起,都欢叫起来。一个姑娘说:“菱儿,还不带公子回家换件衣服!”郭璞说:“不忙,不忙!”众人不管,一起簇拥着他往姑娘家里走去。半道上,菱儿父母已闻讯赶来,更是要邀到家中。郭璞见盛情难却,只得来到菱儿家。换上一套粗布衣服。郭璞虽换了粗布衣服,但彬彬有礼的风度,俊美飘逸的气质,使在场的人十分敬慕。经老人再三恳求,郭璞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才离开了菱儿家。菱儿送他出门,对郭璞说:“请先生珍重。”第三天,老人和菱儿来找郭璞,但郭璞已经离开了。十年过去了,晋都已迁建康。晋元帝以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郭璞在王敦手下任记室参军,经常出入王府。他每次到王敦家,总觉得有个中年女佣经常注意自己,这双眼睛那么熟悉。但总想不起来。王敦自恃功高权重,久有篡位之心。王敦很不喜欢郭璞的直言,但由于郭璞才华出众,名扬四方,而且精通阴阳占卜之术,又不得不借重他。一天郭璞来到王府。那中年妇女走到跟前柔声说:“郭参军不记得仆人了吗?”郭璞端详了一会儿,确实想不起来。妇女刚想说什么,听到王敦的脚步声,只好说了声“请大人珍重,”便转身退出去。王敦坐下后说道:“郭大人,请占一卜,看我将来如何?”郭璞还没起卜,王敦又笑着说:“昨天,有一道人说我有天子之相,你看可是?”郭璞占了一卜,借题发挥,讲了一番篡位乃大逆不道的道理,并说如要谋反,卜辞不吉。王敦听罢,顿时沉下脸来。郭璞心头一惊,突然想起刚才那妇人嘱咐他“珍重”。预感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仔细一想,那女仆竟是十几年前在后湖偶然相遇的菱儿。这时,王敦已起了杀意,没多久,就找了个借口,把郭璞押到玄武湖畔杀害了。菱儿知道后,不知痛哭了多少回,她后悔自己没能拼死相救。王敦后来谋反失败了。晋明帝得知郭璞被害的经过,很敬佩。想为郭璞建坟立碑,但尸首已找不到。菱儿献出了保存十几年的郭璞衣冠,葬在玄武湖畔。这便是郭璞衣冠冢的来历。  

    郭璞井 

 郭璞(2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运河广济桥边尚存一古井,为当年东晋文学家郭璞出资所造。有一年,东晋文学家郭璞路过塘栖,那一年恰逢天下大旱,塘栖一带的河流差不多都断流了,就是那条塘河中总算还有点水,但那河水几尽干涸已经浑浊不清,根本无法饮用了。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四处寻找水源打井,可打来打去打不到丰富的水源。百姓们急得在长桥边烧起天香,求菩萨保佑。郭璞看到这场景,不由为之动容。当即决定为当地百姓打一口好井,度过旱荒。郭璞除了写得一手好诗外,还是个精通阴阳八卦的高手。他能看风水识水源,于时,他自己亲自出马,经过一番踏勘,他选定运河南岸东庑三郎祠庙前的一块空地作为井址,并且自己出资请来民工打了口水井。郭璞果然厉害,他选的地方打造的这口水井不久便出水了,而且竟然打到了地下水脉,井离塘河不远,可井里的水位竟高于塘河水位约六尺光景,并且井水味醇略带甘味。尝了这口井的井水后,当地的百姓感恩不绝。依靠了这口井,塘栖的百姓度过了大旱之年。为了不忘郭璞的大恩大德,百姓们便将此井称作“郭璞井”。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南巡来到塘栖,地方官员曾用郭璞井的井水来泡茶招待康熙,康熙饮后赞不绝口,边称是好井好水。  

    天然塔 

相传始建于晋代,系由郭璞于西晋末年侨居夷陵(今宜昌)时所建。至明代崇祯末年,大学士文安之(夷陵人)把原塔拆除拟建新塔,但未能如愿。时至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当地士民损资在原塔基处重建,但因技术问题和资金不继,屡建屡圮,仅建塔基二级。直到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春,才由当时的士绅徐经业、王永言等10余人捐资重建,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塔成。塔高43.35米,砖石迭砌,八棱七层,层层出檐,其下皆有三踩如意斗拱装饰。塔室筑有登塔阶梯可依次在一至七层出入。各层塔室自下而上随着塔体的收分,逐室缩水面积,各层塔室皆为八角攒顶,采光明亮。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刚负塔,形象生动,底层塔门面向大江,门额刻“天然塔”三字,边框饰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门楹刻“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天然塔“取以人为之力,而行天然之事”,建塔岿然耸峙江岸,意在培地脉、壮文峰、制客山、镇水口。郭璞山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鲶鱼山镇鹊湖村,乐平市三地交界处,海拔478米。相传当年郭璞便是隐居于此,在山的半山腰密林下至今仍有一青石垒砌的石屋遗迹。此山因此而得名,流传至今。  

    郭公山 

郭公山,原名西郭山。据传东晋郭璞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选址建城,改称郭公山。依靠着滚滚的瓯江,对岸就是温州著名的江心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置永嘉郡。鹿城建城之初,著名学者和文学家郭璞刚好游历温州,他登临西廓山,建议跨山筑城。温州人视郭璞为开城鼻祖,并将西廓山改为郭公山,并在山下建郭公祠,面积7.5公顷,海拔17.2米。西麓金沙岭脚直达瓯江边沿,山脚有白莲塘等古迹,此外还在郭公山临江处建了富览亭。如今温州古城已经全部拆除,但是为纪念这位开成鼻祖2008年元月市政府在郭公山南边的小广场上树立一座郭璞雕塑,该雕塑重约15吨、高4米,基座约8吨、高1.3米,山景与江滨路景致连成一片。



丘延翰


风水传奇人物:风水大师丘延翰

丘延翰,字翼之,曹魏毌丘俭之后裔,唐代山西闻喜人。《平阳府志·唐丘廷翰传》云:“丘廷翰,唐闻喜人,字翼之,永徽(650~655)时有文名,范越风高弟,尝游泰山,于石室中遇神人,授玉经,即《海角经》也。洞晓阴阳,依法扦择,罔有不吉。开元(713~741)中为县人卜葬地理气,交见太史奏曰:‘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断其所扦山,下诏捕之,大索弗获,诏原其罪,诣阙下陈阴阳之说,以《天机素书》等书进呈,秘以金函玉篆,号《八字天机》,赐之以爵,拜亚大夫之官。祀‘三仙洞’。撰有《拨砂经》一卷,《铜函记》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金镜图》一卷,《海角经》一卷,《唐蒙求》三卷”。

丘延翰自幼聪慧机敏,少年时期,他就已经声名鹊起了。他喜欢阅读乡贤郭璞的著作,对易学和堪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以后,丘延翰在家乡待不下去了,他迫切的想要去远方游学,想要实地考察书中所记录的一切。家里人熬不住丘延翰的攻势,最后只能同意他远游,并拿出家里的钱财给他当路费。

一般人是没机会游学的,因为没钱,可丘延翰家产丰厚,一点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出门以后,丘延翰走走停停,见识了不少世面。传说丘延翰走到泰山的时候误入一间石屋,里面住着一位神人,他就拜那神人为师,学习阴阳术法,最后就达到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地步,成为了一名厉害的方士。有人认为那神人就是郭璞。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丘延翰已经是个白发白眉、仙风道骨的老头子了,这些年里他受人所托占卜,没有不灵验的,大家对他都感到信服,他的名声也越传越广。唐朝的裴氏是个大族,裴氏的人听说了丘延翰的名声以后,盛情邀请丘延翰替他们的族人占卜安葬之地。

丘延翰受到裴氏族人的嘱托,尽心尽力为其奔走,他到过邑境的北垣、南川、西域、东镇,把古代汉朝的葬地和裴氏所有的田庄地皮都走了个遍,最后停留在邑境东域的凤凰垣上,这里正是裴氏一族的祖居和祖坟所在地。

之间丘延翰激动的掏出自己听讲时记录的小本本,再对照眼前的山形、地理、气流、穴位,之后他露出了十分惊讶的表情,连说了三个“绝”字!裴氏的人都懵了,这发生了什么?好事还是坏事呀?

丘延翰对裴氏的人说:“裴家祖坟真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啊!这里方圆十里,远山清贵,近山有托,青龙胜腾,白虎伟立,若以子午结穴,这个穴便是左为双狮戏珠,右为金牛出洞,可是封王拜相的宝地。大家再看,此处前为汪洋深潭大泽,乃是福寿双全之象,又因中为龙穴,不得了了,这里可是真的龙穴啊,很快就会出天子的!你们看那中后方像不像一只凤凰骑着狮子,这意味着此地将来能出皇后、妃子、状元和驸马呢!大富大贵,极妙哉!”

裴氏祖坟是龙穴的消息就此传开,后来玄宗李隆基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很是生气,什么,竟然能出天子,那我是什么?假的天子吗?他害怕大唐最后真的会落到裴氏手里,就派人去抓捕丘延翰,打算问问清楚。丘延翰见全国通缉他,心里害怕,但他没有躲起来,而是大摇大摆走在街上,奇怪的是,那些从他身边路过的士兵们都看不见他,所以也抓不着他。

玄宗猜想,丘延翰应该是害怕受到责怪,所以故意不让他找到,于是他便下了一道圣旨,赦免了丘延翰捏造谣言,企图另立天子的大罪,丘延翰最后才肯现身。

玄宗见到丘延翰,果然没有怪罪他,而是询问丘延翰关于阴阳学说方面的事,两人聊得很是投机,丘延翰还献上了自己写的《搬砂经》、《海角经》、《八字偷天玄机》三卷人间奇书。玄宗把三本奇书珍贵收藏起来,封丘延翰为亚大夫。丘延翰最后还是回到了乡里,时不时就替人占卜一二,过着平淡的生活。

玄宗这边就没有这么平静了,丘延翰一走,玄宗便立刻命人在裴氏祖坟那条龙穴的龙脉上挖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借造路之名切断了裴氏的龙脉,那天子气就消失了。隋唐年间,裴氏祖坟方圆十里一共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还有数不清的王公侯爵、皇妃、皇后、驸马和状元。龙脉一断,裴氏也逐渐消失在了政坛上。

明师风水案例:辅星结穴

导语:左辅行龙,形似幞头,其结穴,如燕巢仰口,在高山则为挂灯样,在低平便是雏巢,因左辅其头或高或低,皆如幞头,燕窝是幞头正象,挂灯样及雏巢形,皆是半园,点穴在园堆,前面宽平收敛处。

左辅属金,多生过峡结穴之所。过峡有此星,是迎送二砂。结穴有此星,为飞鹅。辅星结穴,与众不同,所以正龙过峡处有结地者,皆辅星所结。正正大大之结作,出人正大,富秀长久。或峡前结,或峡后结,古云:“峡前峡后好寻龙。”辅星本属金,九星坤乙辅弼土,则取土生金。五行中非土不生,有辅佐之义焉。

己丑年,在小北山点一卦地。行龙为辅星结穴,为侧掌形,下脉急中化缓,结作分明。龙真穴的,理气合配吉地。

一、穴星

二、墓形

三、前堂

四、俯视穴场

五、侧拍

2019年12月,郭济怀撰文于潮阳增吉堂风水择日舘。



从郭璞活跃的两晋时期到唐代黄巢之乱以后杨筠松广泛收徒把风水传播到民间,中间大概有500年左右的时间,这中间虽说出现了很多风水大家,但是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只有一位,他就是丘延翰。丘延翰完整地继承了郭璞的风水学说,著书立作撰写了《金镜图》、《拔砂经》、《五家通天局》等风水著作。杨筠松又完整的继承了丘延翰的衣钵,风水理论体系都在丘延翰的主张内。更有传说黄巢攻破长安的时候,杨筠松趁乱获得了皇宫收藏的丘延翰风水著作,然后加以研究回到赣南成为开宗立派的江西派风水祖师,甚至有人提出丘延翰才是东南风水祖师。

丘延翰生卒时间不可考,据推断他应该生活在唐高宗至唐玄宗年间。字翼之,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他是三国时期曹魏重臣毌丘俭的后裔,毌丘俭兵败战死后其子孙为避祸改姓丘。根据历史记载丘延翰曾经拜在风水大师范越风的门下学习风水堪舆,在其众多的弟子中十分优秀突出。传说丘延翰后来在游历泰山的时候遇到了高人隐士,言谈交往中隐士对他的才学和品质十分赞赏,于是把黄帝时代的风水著作《海角经》传授给了他,从此丘延翰不仅风水能力突飞猛进,并且知天文懂地理,洞晓阴阳成为知名的堪舆家、方术家。

唐玄宗开元年间,闻喜裴氏家族请丘延翰堪舆选择新的家族墓地。闻喜裴氏自汉朝以来历朝历代不乏王公大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共计出过20几位宰相,到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宰相出了十几位,自唐朝开国以来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有闻喜裴氏族人的参与,裴氏家族也想将家族荣光一直保持下去,继续荫泽后世。裴氏当时已是名门望族,接到为他们看家族墓地风水的邀请之后丘延翰愉快接受了。

丘延翰首先来到了裴柏村和裴氏祖莹所在地,看到这两处的风脉都发自于北岳恒山,裴柏村被北、南、西三面的九个山岭环抱着,山岭上长满了茂盛的苍松翠柏,这就是罕见的九凤朝阳风水格局。村东5里左右就是裴氏祖莹的所在地,因为像凤凰仰卧被称作凤凰塬,远处有清冽的涑水围绕流过,不论祖居还是祖莹都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丘延翰对裴氏族人讲:“此地是少有的宝地,子孙后世可以一直使用下去,可保大富大贵,不仅能够拜相出将,封公封侯,这里有龙脉,不久之后还会出天子。”

丘延翰的话不胫而走被太史听到之后上奏朝廷:“丘延翰造谣惑众妄言河东闻喜有天子气。”唐玄宗李隆基听闻奏报非常忌惮,裴耀卿正是现今的宰相,裴氏族人在之前已经几度出任宰相,他们先祖裴寂又曾是唐朝开国元勋,在朝廷里势力非常强大,莫非百年之后裴氏将替代李唐?于是唐玄宗下令摧毁裴柏村的龙脉风水,将龙脉风脉上最紧要的山夷为平地,并以妖言惑众的罪名逮捕丘延翰,但是经过几次大搜捕之后都没有捉到丘延翰,于是唐玄宗重新下令赦免丘延翰,只要把龙脉的事情当面说清楚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于是丘延翰带着他所有的风水学著作上呈唐玄宗,把风水学的奥秘向唐玄宗解释清楚,唐玄宗听后十分满意,认为风水是和社稷相关的一件大事,有关风水的知识不能轻易外传,命人用黄金打造了一个盒子把丘延翰的风水著作放在里面收藏在了皇宫里,命名为《八字天机》。赐丘延翰为从四品中大夫官职,年俸米240石,赏职田500亩。

裴氏子孙此后一直在裴柏村繁衍生息,虽然没有出天子,但是正如丘延翰所说此地是少有的宝地,可以拜相出将,封公封侯。近些年根据《裴氏族谱》中的统计,在2000余年的封建历史进程中,闻喜裴氏一门在正史中立传载列者超过600人,宰相59人(因此裴柏村又被称为宰相村),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节度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七品以上的官员3000多人,七品以下的官、吏不计其数。封公爵者89人,封侯爵者33人,封伯爵者11人,封子爵者18人,封男爵者13人。另外有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欧阳修曾感慨:“宰相世系以裴为首,岂不盛哉!”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来源:洪司风水絮语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水四祖师——杨筠松 ,曾文辿,廖金精,赖布衣

、杨筠松

 

据明朝嘉靖 15 年(公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生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三月初八日戌时。
     出身清贫,为官清廉的杨筠松,虽身为朝廷命官,但视富贵荣华为过眼烟云,无感恋栈,而心系山川风水,一旦投身其间,则如鱼得水,流连忘返。因此终于弃官为民,远离京都回到南方,以他擅长的风水地理术行于世。他平素自奉甚俭,而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民间极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称之为救贫先生。  
    在堪舆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杨救贫力主因地制宜,因形择穴,观察龙脉,分析地势、方位,从而择定阴宅、阳宅的最佳伅置,渐渐演变发展成为风水地理的形法理论,世称形势派、峦体派或江西,被后世堪舆界尊为风水地理祖师,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个学派源远流长,迄至于今。海峡两岸、港澳和东南亚等地,自称杨救贫若干代传人的,大有人在。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明·嘉靖董天锡编撰《赣州府志·人物志》)。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三僚人非常愿意跟外人介绍杨救贫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据说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 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在宁都的赖村,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辿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原来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故称三寮(现在为三僚)。曾文辿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甲木水 

杨救贫一生致力于风水之术,扶危济困,晚年却不幸为政客所害。在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已经衰微,诸侯称霸。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他早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请杨救贫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将其母改葬。在答谢杨救贫的宴席上,卢光稠问杨救贫还有天子地否?杨救贫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毒。杨救贫察觉后,立刻带着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药口坝,便毒性发作,杨救贫问弟子曾文辿此处何地,曾文辿说是药口,杨救贫叹道: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临死之前告诉曾文辿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询问其中的奥妙。杨救贫解释道,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凿井,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了卢光稠。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 

二、 曾文辿杨筠松之高徒

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也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三僚风水曾氏家传第三十。

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缝舆,号逸真,唐代宁都人,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岁(854),卒于梁贞明三年丙子岁(916),享年63岁。曾公幼习诗书,熟究天文经书、黄庭内经诸书。杨筠松在虔州期间,曾文辿隐居雩都虔州崇贤里黄龙寺时,缘遇杨公筠松,唔谈中,曾文辿被杨筠松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遂拜杨筠松为师,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得其悉心指黠青鸟,后云游山川,寻龙捉脉,得杨筠松尽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曾文辿遂渐通堪舆之大道,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足。

 

杨救贫云游天下,本无意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定居。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诉师傅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如果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救贫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果然是我们堪舆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杨筠松和他的二个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茅棚居住,他们把茅棚称为,师徒仨人是三座茅棚,附近的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三寮(现在写作三僚)。

三僚曾文辿、其子曾十七郎与其徒/女婿赖布衣之五牛饮水形古墓《江西赣州通城志》与《曾氏族谱》记载:后梁贞明丙子岁,曾公文辿与诸徒爱子(曾十七郎)、女婿(赖布衣),袁州万载觐丘山下(今江西宜春万载县),肖形五牛饮水穴,受其山水形胜,其地状若五牛饮水,穴结池心,曾文辿指指谓子(曾十七郎)、徒(赖布衣)曰:吾死葬此,切记。其年腊月曾文辿公果仙逝。子徒遵嘱葬曾文辿公于此,并改其地名命其地曰:曾仙塘。丁丑上元,子徒于豫章(今之江西南昌)复见文辿师,惊其未逝,之后遂启其冢,果空棺,始知文辿师尸解,真成地仙矣。著《寻龙记-八分歌》两卷行世。    后人尊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为风水形派四大祖师   

三、赖布衣

 


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6年间),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后受奸臣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赖布衣的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凭着精湛的堪舆理论于与技术,一路怜贫救苦,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风水大师的名声不胫而走。香港、广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又有传说孙中山先生的祖坟也是赖布衣堪定的。后来赖布衣看破红尘,遁隐山林,长与青山白云为伴,不见其踪。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一。赖布衣故乡的布衣祠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前来瞻仰的香港同胞络绎不绝。传世有《催官篇》等。

 赖布衣是江西定南风岗村人,父亲赖澄山,是江西有名的地理师。赖布衣数十年在广东沿海一带寻龙探穴,人称堪舆大侠赖布衣。当时广东各县名门大族,多请赖大师看风水,择吉地殓葬其祖,关于他的身世,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赖布衣十一岁时,其祖父去世,其父赖澄山奔丧之际,曾对赖布衣说:你可要用心读书,他日你祖父葬得好山,借风水之助,你定能有所造就。

赖澄山守孝七七四十九日,遂离家而去,追龙寻脉,沿九峰山直达广东北部。九峰山是广东北部龙脉起点,也为世人视作南蛮之地,少有地理师来此。赖澄山沿九峰山直到粤北乐平,只见这儿山清水秀,草繁木茂,天地浩然,他深信这附近必有宝地。他翻山越岭,涉涧过沟,追寻龙脉。一天,一阵狂风骤雨,来势猛烈,他慌不择路,急急奔入附近山洞中,但衣服已被雨水淋透。

赖澄山正欲脱衣收拾,只见一只象鹰一般大的鸠鸟,自北飞来,在对面山洼间消失了影子。他实在有些奇怪,哪有如此身长二丈、翅阔八九尺的斑鸠?不禁心内暗惊莫非这斑鸠已成精了不成?

雨停之后,赖澄山疾步走向对面山洼。谁知道,走了过去,不但不见有什么山洞大树可以藏匿那只大鸠鸟,就是它的迹影,也寻不到。正在觉得奇怪,忽然抬头一看,便即恍然大悟。原来这山形十足地象一只大斑鸠。只见此山前面尖而短,后面瘦且稍长,中间肥起,活象一个蛋似的,两旁各突出一块尖地,形似鸟翼,简直活脱脱的一只斑鸠形状。且后面连接丰江,前面乃一片秀田,恰似一幅斑鸠落田阳的景象,实在是地形灵气幻化,是风水形成的好地方。  赖澄山仔细推测,发觉如在此地埋葬先人,三年后必可出一宰相、一太师,并陆续将出一斗芝麻的状元。这一斗芝麻有数万粒,此山堪称百世不衰。赖澄山琢磨端详间,天色已渐昏暗,正欲下山之际,忽见一轮明月自东方升起,正照着那斑鸠落田阳的山穴。见此他不觉叹道:唉,原来这穴地正是犯师地。  

风水之道有所谓犯师地的说法,即举凡山中有穴地洞府,如果向正东方日月出处,那这座山便是最先感受到日月的精华,这样的地穴就叫犯师地。因为如将先祖遗骸葬下此山,那这家必发,但那经手点葬的人,却必定在三年之内发生不幸,重者夭亡,轻者也会成为残废之身。  赖澄山虽然明知此地是犯师地,但心下寻思:到处寻龙觅穴,为的是自己的父亲,既然寻得这座难得的好山,虽属犯师之地,但如果老父葬下,自己儿子即可发迹,虽对自己不利,但儿孙可以显贵,为赖家增光,自己也可含笑九泉了。因此,他决定将父亲葬于此处。  赖澄山回家后见了儿子赖布衣,对他说:凤岗,你父现已寻点一处好穴,这座山就叫斑鸠落田阳,你祖父葬后三年,赖家一定会发迹。赖布衣当时对于风水之学尚属陌生,不知个中奥妙,对此十分愕然。

赖澄山没有向赖布衣说明犯师地这一点,因为布衣那时才只有十一二岁,要是点破,怕他不肯让祖父葬在那里,而且,做父亲的也不忍心让儿子幼年丧父,令其心理蒙上阴影。此时的赖布衣只有将信将疑,点头称是,心中却仍不信这风水的所谓奥妙。

时间飞逝,五年弹指过去,赖布衣这时已经十七岁,在一次乡试中,竟然得中举人。赖澄山不禁暗喜,心想此时大可放心下葬了。因布衣已经自立,不用担忧,何况三年之后便是秋闱试期,今年下葬刚好符合斑鸠落田阳佳穴应发之期。

于是,择定吉日,叫家人及布衣,将他父亲的骨骸掘起,买齐香烛纸帛,偕同家仆,一齐去往乐平。抵达乐平,澄山便指点各人一同登山去。走到山顶结穴的地方,拉正了子午线,就要将棺椁葬下,但出人意料的是,正在下葬时,其中一个仆人内急,跑在后山地方撒尿去了。赖澄山此时已来不及制止,只得徒然长叹:真是天意!真是天意!  原来所点穴处正在斑鸠的颈部,下葬之时,是待斑鸠静默时才进行的。谁想仆人在后山地方撒尿,无异惊醒斑鸠,且尿为污秽之物,一经射下,斑鸠即醒而向天高飞。说也称奇,在仆人撒尿之后,即见全山震动,忽见飞沙走石。赖澄山急命各人伏地,狂风暴雨随之而来,足有半个多时辰才停止。赖澄山急命个人收拾物件,垂头丧气下山返回江西老家。

回家后,布衣见父亲整日愁眉苦脸,便询问原因。赖澄山叹口气:凤岗,这次点葬斑鸠落田阳,功亏一篑,没料到下葬之时因仆人撒尿而将斑鸠惊醒,于是此山便失去不少灵气,原本此山葬后三年可出一状元、太师,现经此一变,灵气损半,状元固不可出,连太师也难以出了。我看这山,将来顶多也只可以出一个大师了。

布衣闻言追问:难道没有补救的办法了吗?父亲叹口气:无法补救了,你将来的出路已无状元之望,只能做一个天下知名的大师了。因此山实在很好,虽葬时失灵,仍可出一名人,将来你的名称也可如状元、太师一样传闻天下,只是不能大富大贵而已。况我不久于世,依我想法,你不妨从今日起,努力研究堪舆地理之术,好使日后成为天下知名之师,那我的心也可告慰了。  赖布衣听父亲如此说,心内不免觉得奇怪,因为以前父亲常常嘱咐他要努力学习文学,对堪舆之术不必染指,而现已中举人,眼看将来状元及第指日可待,现在却因葬了一个人,父亲便叫自己学习堪舆术,还说将来必不中,这究竟是何缘故?他表面上虽然唯唯应是,但心中仍是不信。

 

从那天起,赖澄山即将自己的满腹学问尽传于儿子,赖布衣也觉多学一门学识日后也许有用,故也没有异议。三年后,赖布衣进京赶考,正如其父所说,名落孙山。于是他寄情山水,终学成名闻天下的寻龙探穴功夫。

四、廖金精

 

 

廖金精(943--1018年),名瑀,字伯玉,相传其曾入山学道,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号平庵居士,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省、府、州、县志均载瑀虔化(今宁都)人,对照家谱记载无讹;独《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瑀雩都籍,有误。

远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于唐贞观庚子任虔化(今宁都)县令,遂落籍虔化,为廖氏始祖。瑀即崇德之十世孙,也是迁黄陂始祖廖銮之四世孙(廖銮之子廖三传的孙子)。宋初,以茂异荐,不第,于是潜心研究祖父廖三传、父廖通之堪舆术。

瑀在其父辞世时,年仅十二;中年时,精堪舆术,遂将其父骸骨迁葬大墓岭人形,复将其父之骸骨迁葬福建宁热水狮形。瑀从此未回黄陂,隐居金精山,专心著述。(注:廖銮与杨筠松同期为官,唐末为避战乱,辞官,与杨筠松一同回到虔化)

瑀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好奇幻之术,谙天文地理。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    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    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并在三僚开基、著书立说,为弘扬风水文化,供子孙世袭此学。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就暗寓了这个故事。(注:此处传廖金精为杨筠松弟子,为谬误,实为其爷爷廖三传拜杨筠松为师学艺)

廖氏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廖瑀的后人,古有廖均卿、廖文政等国师,今有廖焕基等名师(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约出国师24位,明师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为钦天监博士者有36人),致使三僚村受历代皇帝加封为皇家风水师的摇篮,现在亦誉为国师的故里。享誉海内外,故被后世赞之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殁于宋天禧二年,寿七十六岁。葬本里雷坑金钗形右股穴(墓无存)。瑀将其术传二子(长千五郎、次千八郎),均迁福建,故宁都已无瑀之嫡裔,其术亦传福建;又将其术传其三弟克谦之子十九郎(廖邦),迁兴国山寮,其术亦传兴国;还将其术传德兴高徒傅伯通与邹宽。

传廖瑀著有《怀玉经》、《拨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著作。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廖禹亦名廖瑀。依据清朝《赣州府志》及《江西通志》的记载则是:「廖瑀,字伯禹,宁都人,年十五通五经,人称『廖五经』;建炎中,以茂异荐,不第后,精父三传之术,卜居金精山,自称『金精山人』。而据《古今图书集成》引《地理正宗》的记载则略有差异:「廖禹,字尧纯或云字万邦,宁都人,隐金精山,世称金精山人」。

然而,根据民出风水名家刘公中《堪舆辟谬传真》的考据,廖瑀则有二人:「《泄天机》及《扒沙经》,皆称宋乐平廖瑀着;考《泄天机》所附之地课,则系雩都廖氏所著,两人俱号金精。前廖瑀重山峦,后廖瑀专重星卦,名同实不同,后人混而为一,遂以重卦诬廖瑀,冤矣!」。事实上,廖瑀的生平事迹,也仅是在民间口耳相传而已,正史上,亦未见其人。
  廖金精名禹,字伯玉,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

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禹的父亲廖三传(实际是其祖父)擅长堪舆,廖禹自幼耳濡目染,易经天下公众号,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禹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

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就暗寓了这个故事。(注:此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实际上廖金精与杨救贫时间上相差100多年,不可能是杨救贫的徒弟)。
  有学者言,廖禹的学问散落诸书,显得肢离破碎,怎么会是一套系统完整的风水学?刚接触廖禹风水学者都会产生该种错觉,其实你只要花些耐心与时间,去将散落书海的廖派风水学细细看一回,再看廖公《扒砂经》、《泄天机》、《卦例》这些廖派风水学专书,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套多么系统多么完整的风水学。





刘江东



杨救贫高徒刘江东风水传承脉络小述

得到杨筠松宗师堪舆技术传承的几大徒弟有:曾文讪(首徒)、廖瑀、范越风、厉伯绍、刘淼、叶七(挑夫)、邵庭监及刘江东(二弟子,亦是关门弟子,现在说起杨公弟子及其风水传人,很多风水爱好者甚至业内人士,只知有三僚村的曾、廖两家,而作为杨公风水在传承和发展上做出较大贡献的杨公嫡传弟子刘江东,竟然少有人清楚,或者知道其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本文从刘江东的生平及其对杨公风水的实践与传承发展的研究,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杨公风水传承的脉络以及刘江东对杨公风水传承发展的贡献。刘江东传道,不拘姓氏,好学者则传之。不象曾派、廖派仅传本家风水绝诀!

据明嘉靖15 年(西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杨筠松为避黄巢之乱来到虔州(赣州),以地理(堪舆、风水)术行于世,创立了形势派风水,一生扶贫济困,匡扶正义,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传说,被世人称为杨救贫,授于都曾文辿、刘江东二徒。曾、刘二人为杨公风水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很多风水爱好者甚至业内人士,对刘江东也不甚了解。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堪舆书籍,对刘江东的生平以及在杨公风水的传承与发展上,做了一些整理和分析,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只是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在民间传承及理论上的传承发展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的交流研讨。本文只是给人们了解一代风水大师刘江东一些参考,同时为人们研究杨公风水的传承发展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刘江东生平

刘江东,字渊则,名子昇,别名七碗、添碗、晚年号刘白头,术精堪舆,世称见道先生。生于大唐中和四年甲辰二月初五(西元884年),殁于北宋开宝五年壬申十一月(972年),享年89岁,卜居上老(于都县葛坳乡上脑村,今为曾子村)。据《于都上溪刘氏家谱•刘江东行藏记》载:“公乃大学士刘韶之后,上世有知虔州者,因家焉。居于都上老。厥祖为卢王参政,因此遇杨公,遂使公授术焉。晚号白头。异处人调市域曰:刘添碗,盖指漆碗上老家话也”。又据《雩都县志》(清同治版)载:“刘江东,上牢人,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江东与同邑曾文辿师之,得其术。江东不著文字仅留口诀,执简握要,其子孙传之”。刘江东是杨筠松的主要传人和杨公堪舆理论实践的主要记录者之一,他传授不拘姓氏,好学者则传之,为杨公风水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著有《三宝经》、《怀玉经》、《海底眼》等行世。

刘江东葬于都葛坳上脑常树庵(今曾子村红星组)东南天字岭半山腰上,今墓尚在。墓地呈望江虎形,王字穴,与其父同葬,墓于1981年重修。

二、刘江东的风水著作及实践

(一)风水著作

据《地理正宗》(堪舆部名流列传•附录)载:刘白头,唐代,著《海底眼》;刘见道,宋代,名渊则,字叔云,云(雩)都人,著有《乘生秘宝经》。⑴

据《人子须知》载:《海底眼》刘白头著。

据《雩都上溪刘氏家谱》(道光十三年七修家谱)中收录了刘江东所著《三宝经》,其中《三宝经序》载:“杨夫子,讳益,字筠松,别号长茂山左,窦州人,唐太和甲寅(834年)三月初八生。……天佑三年(906年)九月寿七十有三。吁九卷青囊从此失矣。幸余时为卢王参军,同邑人曾文辿从游其门,稍得青囊口诀,余特著之,於书曰:天宝至宝家宝,名为三宝,更有《怀玉经》、《海底眼》,以为传家口诀云尔” 。“江东谨将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曰……以为传家之秘”,“《乘生秘宝经》系至宝经传,雩都见道刘渊则著”。刘江东的后人根据江东口传口诀编著了《刘公葬法》之天宝经葬法。从以上可见,刘江东著有《三宝经》、《怀玉经》、《海底眼》。

又据《人子须知》中载:“《三宝经》珏斋谢子逸著”;⑶《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中《堪舆部名流列传》也载:“谢子逸,宋代,著有《三宝经》;谢和卿,宋代人,字钰斋,号玉元子,与刘见道同时,著有《神宝》、《天玉》二经”。⑷从上可知,谢子逸、谢和卿实为同一人,所著《三宝经》与刘江东所著《三宝经》只是同名而已。

(二)风水实践

刘江东从十多岁拜于杨筠松门下,一生从事堪舆术达七十多年,经历唐朝、五代和宋朝,所以书中记载刘江东是唐代或宋代风水师。从事风水实践之久,而跨历史朝代之多,这在堪舆史上实属罕见。而且刘江东一生所用字、号、别称又多,据《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的《堪舆部名流列传》中记载:“刘白头,唐代,著《海底眼》;刘七碗,宋代地理家,会昌人,号江东;刘见道,宋代,名渊则,字叔云,云(雩)都人,著有《乘生秘宝经》”,⑼对此可见一斑,在同一著作同一章节中把一个刘江东变成了三个不同的人。刘江东在长期的风水实践中,坚持杨公风水的传承与发展,他所著的《三宝经序》中载:“杨夫子,讳益,字筠松,别号长茂山左,窦州人,唐太和甲寅三月初八生。……天佑三年九月寿七十有三。吁九卷青囊从此失矣。幸余时为卢王参军,同邑人曾文辿从游其门,稍得青囊口诀,余特著之,於书曰:天宝至宝家宝,名为三宝,更有《怀玉经》、《海底眼》,以为传家口诀云尔”。“江东谨将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曰……以为传家之秘”。可见,虽然杨筠松的九卷青囊已失,刘江东将杨筠松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以为传家之秘传承下去;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发展杨公风水,著书立说,对形势派风水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明代王袆(1322---1374)的《青岩丛录》说:“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曾文辿,及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学盛行于今,大江南北,无不遵之”。宋代地理术已经形成理气与形势二派,其中形势派,因此派主要人物都是江西人,所以又叫江西之法。在《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的《堪舆部名流列传》中所列的堪舆名人,宋代的有一半以上都是刘江东所传一脉。据明嘉靖庚戌张经撰《玉髓真经序》中载:“至晋郭景纯遂得而祖述焉,斯乃相地攸宗。自余天机、天乙、玄树、赤霆,非不并列错陈,有裨地理。而近世惟以杨筠松之《画荚图》、刘江东之《金函经》(实为刘江东女婿谭文谟十八世孙谭仲简所著)为准。”⑽可见,刘江东及其一脉对杨公(形势派)风水传承发展的贡献。但刘江东一脉传承至明代几经失传,加上刘江东一生所用字、号、别称又多,到明代真正了解刘江东的不多见,从明代王袆所著《青岩丛录》就可知王袆也不了解刘江东,其实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刘江东其人。

当时,刘江东主要是在赣州及周边的福建汀州、广东梅州从事堪舆术,刘江东和其师傅杨救贫一样,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寻乌老县城石溪堡北边的山坡上有一座江东庙,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该庙还是寻乌八景之一的“江东晓钟”,到1966年江东庙被拆建党校,现在寻乌县城还有一条江东庙路。⑾据《于都上溪刘氏家谱•刘江东行藏记》载:“公之术甚精,家富而所行不远。惟福汀州而已。”刘江东虽所行不远,但他从事堪舆术达七十多年,也留下许多风水作品。如今多散见于姓氏族谱和各地的传说故事之中。

刘江东选址布局澄江村。据《千年古村澄江》记载:“谭文谟归隐后,于西元930年前后,其岳父刘江东为其卜居在澄江开基建村。距今约1080年。⑿谭文谟之第九代孙谭文景生于宋真宗咸平五年二月三日(西元1002年),文武全才,授宋仁宗朝都指挥使,出镇汉阳府(1023年-1056年)因其精通祖传堪舆秘笈,识得澄江为风水宝地,卸任后,于西元1060年前后回迁到故乡澄江村居住。距今950年。⒀澄江村以澄溪河水清澄而得名。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环境更是自然天成。不仅来龙龙势活跃地属真龙正结,开帐后的龙穴亦结成阳宅之平阳局,地势坐西朝东,堂局宽阔明朗,砂护案朝齐备,且明堂四周山势自然形成有似城廊般四围紧密,水势由左流入过明堂后向右九曲而去,天门有开且地户不见出口,江水清澈缓慢而流,风藏气聚,四季如春,实属难得的风水宝地。”⒁澄江村首建于后唐时期,次建于北宋仁宗时期,兴于宋元明清四朝数百年间。历经数朝发展,数百年间人丁茂盛人才辈出。澄江村至今繁衍人丁十数万之从散居国内外,历代裔孙官贵无数,营商致富亦不在少数。今澄江村已成为江西省首屈一指的风水名村。

选址上老刘氏宗祠。上老刘氏宗祠座落在今于都葛垇乡上脑圩,据《刘氏家谱》载其形势云“来龙天字岺,脚踏湖江山。左边左旗山,右边旗山面。七星过塅腰带水,前面公案桌,后面笔架山。” 相传为刘江东卜居上老后选址。在上脑村还流传杨救贫为刘江东父亲选墓穴而考验刘江东的故事,今墓尚存。现为刘江东与其父亲的合葬墓,在于都上脑村西南天字岭半山腰,碑文:“彭城刘氏,生殁于载谱,本处尚书庵屋背,巽山乾兼辰戌向,吉度分金。七世祖考刘公川鲁老府君、八世祖考刘公江东老府君之墓,一九八一年重修” 

刘姓风水传人(不一定是刘江东先师直系脉络传人):

1,唐宋元朝:谭文谟(刘江东女婿)、刘谦(江东(五世)孙)、谭仲简(刘伯温师父)、刘秉忠(元朝国师)、刘福通(元未)、刘伯温(明代)、刘云正、刘云山、刘云峰、刘云岫

2,清代及民国:刘耀川(清代)、刘杰(清中)、刘月泉、、刘潜、刘若谷(清初,广东阳春市三甲镇刘氏宗祠)《地理千金赋》、刘一明、刘沅、刘家好(不过五)、刘文澜、刘礼让(清未)、刘留地、刘子华、刘仙舫、刘训升、

3,近现代及现代有:刘大均、刘广斌、(刘伯温第22代孙)、刘传山、刘凤鸣、刘东泉(李定信高足)、刘乃华、刘国胜(刘江东一脉37代传人)、李唯弘(38代传人)、戴贵忱(刘江东一脉第38代传人)、刘文飞等笨军网络红人。

堪舆传承脉络小理:

(一)总脉线汇总:杨公筠松传曾文遄/刘江东/胡矮仙/李子华-刘颖(刘江东次子)-刘性存-刘隆——深——乐玄——渊——德真——均玉——均宝——时习——信叔——厚峰——云岫——世仁——世良——宗题(显)——敏政——岐山——伯巍刘*忠-刘长庚-刘伯温-**刘漢明-刘水源/吴星亭-刘兴旺/刘仙舫--刘铁炉/刘励生(迁台)-刘礼让-刘江锡/江晃-刘鸿基

(二)谭家脉络传承:杨公筠松传曾文遄/刘江东-谭文谟-谭昭-谭师渊-谭憀轩-谭玉山-谭浚川-谭遁庵-谭辉山-谭碧涧-谭文景-谭山泉-谭江叔-谭勒山-谭铁山-谭辰峰-谭德新(辛)-谭以信-敦素(谭宽,18代)-刘伯温(表侄)

(三)刘伯温脉络传承:刘青田-刘琏(长子)刘璟-刘廌-刘瑜-刘世延- 刘荩臣-刘孔昭-----

(四)刘励生传承脉络:刘江东真传一脉-刘长庚-刘伯温-**刘漢明-刘水源-刘兴旺/刘仙舫-刘铁炉/刘励生(迁台)-刘礼让-刘江锡/江晃-刘鸿基-刘润才。

刘江东先师作品:

1.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谭氏宗祠:澄江村初起是由唐末风水名师、中国风水文化创始人杨筠松之高徒刘江东,为其女婿谭文谟所选址布局的,

2.刘氏祖地:喝形梅花落地”乌县菖蒲乡水晶寨的

3.鸭子墓(天子墓):寻乌县东江源头三洞村的髻坑。

4.孙誗(chán)儿子孙实夫妇合葬墓(喝形美女照镜):来龙马驾山,艮龙正针过脉,寅兼艮(微兼,59度左右)入首。数据:坐子山午向兼癸丁(4度左右),原左侧大河水流到前当堂出水,左边来水卯兼乙,水口丁兼午。

5.赣南刘氏宗祠:该祠在左乾水(元辰水)与正前方甲水(支水),合流出丁方。若考虑堂局端正立向的话,水该出丙方水局水口,但墓库水上堂为败局,刘公巧妙地立庚山甲向兼寅申,变水出丁方之木局,收生(乾水)旺(甲水)上堂,此祠堂刘氏几百年人丁兴盛,官富不断。

6.刘江东墓:葬于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上脑书庵(今曾子村红星组)东南天字岭半山腰上,今墓尚在。饿虎望江王字穴形,王字穴,与其父同葬,墓于1981年重修。理气分析: 入首来辰龙(周天125度),立巽山乾向兼辰戌,(周天134度),右前子兼壬水来(周天355度),左前出戍兼辛口(周天295度)。

7.梅州富豪曾宪梓一世祖祖坟:“饿猪拱兜”*,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白渡嵩山溪口是兼卦的北斗七星打劫:据曾氏家谱与碑文字,此坟乃是明朝刘江东后裔所建,丑龙入首,祖坟立壬山兼亥坐室宿5度中,现在为亥山兼壬坐室宿7度。:左边*辰水来,内水又出辰*囗

8.广东省梅县径义的莲花山之莲花寺:刘江东的最后30余年是在广东梅州地区度过的,最后老死在丰顺境内(径义)的“莲花寺”。

9.丰顺建桥张氏祖祠:开族地“观音坐莲”形,辰山兼乙,水走戌乾亥。

10.广东丰顺“张氏围”:总祠立酉山卯向兼庚甲,丁酉丁卯分金。大河从坤方流入此镇,绕“张氏围”北门而过,向乙辰方流出。“张氏围”有东南西北四门,里面有总祠和各房份的大厅。西门立卯山酉兼甲庚,丁卯丁酉分金;东门立的是酉山卯兼辛乙,辛酉分金;北门立巳山亥向,朝逆水;南门立子山午向兼壬丙,丙子分金。

风水古村澄江村与刘江东渊源

地址:位于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地处江西省东南部属于于都县境北边,北近宁都县交界处西依兴国县境东靠瑞金。澄江村于2006年被赣州市文化局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古迹”(于都县唯一入选的村庄)。

澄江村初起是由杨筠松之高徒刘江东,为其女婿谭文谟所选址布局的,也是谭文谟家族的起基繁兴之地。历经数朝发展,数百年间人丁茂盛人才辈出。今澄江村已成为江西省首屈一指的风水名村。

近年来海内外风水研究者前来此地就是考察风水大师刘江东所选址并规划布局的风水名村。

据考证,澄江村的开山祖是谭氏家族。谭氏本为姬姓始于周朝。传至第十七代孙谭文英时,乃迁徒湖南定居,再至南朝宋元嘉末年时,其裔孙谭衍昌科中元嘉末年进士官任都蔚,后因暗留妃子于家中而获罪出贬于江西抚州,后便定居于抚州谭坊。至唐宠宗元和年间谭衍昌第十六代孙谭寅郎阶其儿子谭全播再由抚州迁徙至宁都的斫柴岗。

谭全播于唐僖宗朝科中进士官至太蔚封金紫光禄大夫,后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受后梁帝赐封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居于赣州城内。延至次子谭文谟因袭其父亲爵位又续住於赣州城内。

唐朝末年黄巢之乱入侵长安城时,当时在唐都长安城任职金紫光禄大夫的杨筠松亦随军出城南逃。半路中结识时任武昌太守的廖銮,他也因黄巢之乱而想回乡避难,因同朝为官而相谈,又两人皆为性情中人故话语投机而后相偕同行。及至江西廖銮家乡时,因受廖銮极力慰留又见廖銮家乡属地风水及佳,遂暂借居于廖銮宅内。

黄巢之乱中有一洛口镇镇人氏名卢光稠,因一心保卫乡人遂偕其表兄谭全播组织防卫军据赣称王,廖銮有一族亲名廖爽便任职于卢光稠军中任一武将后升任刺史,卢光稠因听得廖爽提及族亲廖銮之名便前往廖銮家拜会,而同时认识与廖銮同座的杨筠松。

唐僖宗咸通十五年(874年),卢光稠父亲卢卓死亡,卢光稠便前往廖銮家礼聘杨筠松为其父亲卜葬于八都球田岗之坳塘,又名长岭里的旗形山的旗尾穴内墓坐酉向卯,葬后数月卢光稠因受旗形之火山感应快速之力量,即升节度使加平章统行事之爵位。事过六年后的唐广明元年(880年)时,卢光稠母亲曾氏过世,卢光稠又礼聘杨筠松前往卜葬于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龙马形的钳穴内,墓坐辛向乙,此墓更使卢光稠子孙发官贵十数代而不随。卢光稠本人从此更加声势日旺,不但拥兵数万且威镇赣州主政长达26年之久。

卢光稠母亲曾氏外家有一名为曾文辿的人是卢光稠表弟,就在卢光稠军队内任职参军,见杨筠松之堪舆术如此专精便偕其大哥曾文遄及其三弟曾文迪等,同拜在杨筠松门下学习堪舆秘旨,同时谭全播次子谭文谟之岳丈刘江东,闻讯后也经谭文谟介绍而拜进杨筠松门下学习堪舆精术。而后谭全播便聘请杨筠松前往堪查其祖坟,经杨筠松堪查谭全播各门祖坟后发现谭全播祖父及父亲的坟墓皆稍有缺失,遂央求杨筠松为其祖父谭胡的骨骸改葬于葛坳乡的连狸吐舌形穴内,又将其父亲谭寅郎骨骸改葬于光化里表富塘的中元夫子嵊穴内。此后谭全播便于乾化二年(912年)受后梁帝赐封为虔州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从此执政虔州长达七年,直至85岁死亡为止。

全播死谭文谟接掌父亲职位,执政虔州而续父亲居住于赣州城内。谭文谟因娶刘江东之女刘氏为妻因而得到刘江东传授堪舆秘笈,而后自行卜居于潭布,后又迁徙三坳之石桥头,时岳父刘江东前往堪查后因觉不甚理想,便出面为其女婿谭文谟寻得澄江之风水宝地而再次迁徒澄江定居。自此谭氏一门开使人丁大旺,后因人口众多便有裔孙外迁散居各地,有的迁回原居地石桥头,有的迁至异邑,数代间开枝散叶繁茂无数,同时官贵无数富商亦分布于各地。

谭文景为谭文谟第九世孙,原出生于宁都石上乡斫柴岗,于宋代时官任都指挥使出镇于汉阳,于宋仁宗时辞官还归故里,谭文景因亦习得先祖谭文谟延传下来的堪舆秘旨精华,故当回祖居地澄江堪查后发现澄江确是一块非常难得的风水宝地,便回迁澄江祖地开基发展。

谭氏一族代代有人继习堪舆术,除偶有为人扦葬外,还常有外人求教但皆疑于祖传之规而不予授教。直至渊传至第十八代裔孙谭举宽时已近元朝末年,谭举宽虽学得一身天象堪舆及卜巫之精华,但疑于世局不稳致并未外出发展而隐于澄江潜修。平日除偶于受乡人之邀而外出为人卜葬外,余时皆留于澄江过着诗书写作平静的日子。

直至谭举宽年老时适有其表侄婿刘基前来求教,此时的谭举宽正因其子并未继其志而学习堪舆术,而孙辈又年纪尚幼正恐于此术失传之际,适有刘基前来求教,谭举宽心想,刘基虽为外人但亦为其表侄的女婿,虽为姻亲的晚辈,但也可论为亲人。又见刘基之长相骨架贵气甚重,且见刘基之个性颇为隐重谈吐也颇有内涵,于是谭举宽自渡如今而将祖传之堪舆功夫传予刘基相信祖灵必能谅查才对的,便收刘基为徒并将其先祖所留之堪舆正宗之观龙查脉及点穴之法尽授予刘基。

参考文献:

1、《雩都上溪刘氏家谱》(道光十三年七修家谱)

2、 澄江《谭氏首联族谱》、四川《谭氏家谱》

3、(同治版)《雩都县志》

4、⑴、⑷、⑺、⑼、⒃、⒅周文静、王振驹、钟琳、李乃龙注译《地理正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560-563页

5、⑵、⑶徐善继、徐善述著《人子须知》中“引用诸名家堪舆书目”,

6、⑽宋张洞玄撰、宋刘允中注释、宋蔡元定发挥,《玉髓真经》,

7、⒆作者:赵九峰(清)、校注:赵梦麟(清)、整理:吾为,《地理五诀》,百度文库

8、⒄谭宽著《金函经》,

9、⑸曾祥裕著《黄陂: 风水大师廖瑀故里》一文, 风水宜人博客

10、⑹胡玉春著《中国风水文化圣地三僚》,赣新出内准字第0006313号,2008年9月第一版,第11页

11、⑻李定信著《四库全书堪舆类典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6页

12、⑿、⒀、⒁谭年清主编《千年古村澄江——人文景观辑》,赣新出内准字第0009096号,2013年第一版

13、⑾、⒂龚映华著《风水赣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45-48页

(选自微信公众号“ 柚子郡2019-09-30有删减供稿;于都县志办)

◆来源: (供稿:于都县志办) 转载文章请联系作者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刘江东祖师墓

转贴1



相传,这块墓地还是杨救贫亲点的。刘江东在学艺期间,其父突然病危,

刘江东请杨公为其父择地葬父。

杨公在刘家的山里走了一趟,回来告诉刘江东,墓地已经找好了,

我在那里埋下一铜钱,你自己找去。

刘江东知道师傅是在考自己,便在师傅走过的山场里细心寻找,

最后终于找到了师傅埋铜钱的地方。不久其父去世,就安葬在那里。其坟墓至今保存完好,

地点在于都葛坳上脑村尚书庵(今曾子村红星组)东南天字岭半山腰上,下山虎形,王字穴。

刘江东有二房妻室,共生有五子二女,其后裔从上脑繁衍到了于都各乡镇和兴国、宁都甚至延伸到海外。

饿虎望岗形,饿虎望江形。即半夜新郎五百口,半夜夫妻五百丁的由来。

转贴2

杨救贫原名益,字筠松,号救贫,广东窦州人(今广东信宜),生于大唐中和甲寅(834年)三月初八日戌时,殁于大唐天佑三年(906年)九月。

杨救贫于何时授徒呢? 《雩都县志·方技志》中说“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雩都1954年改为于都),《宁都直隶州志》云:“黄巢破京城,益盗秘书中禁术,与仆都监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爱其山水,遂居焉。以其术传曾文辿、刘广东(应为刘江东)诸徒,世称救贫仙人。”《江西通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杨救贫的徒弟为曾文辿、刘江东,世人皆知。 《赣州府志》载:“刘江东,雩都人。受青乌术于杨筠松。”《雩都县志·方技志》云:“刘江东,上牢人。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江东与同邑曾文辿师之,得其术。江东不着文字,仅留口诀,执简握要,其子孙传之。”

上牢村在于都县葛坳乡,又名上老,现名上脑。村名的变化,也演绎着刘江东风水术改变村庄的往事,刘江东旧居与墓地,至今在上脑村尚存。

转贴3

江东父子同葬之墓

刘江东,字渊则,又名七碗、添碗、晚年号刘白头。江西省于都葛坳上老人,生于大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

其时杨筠松因黄巢破京城,避难江南,应江西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节度使卢光稠之请为卢光稠葬母,任卢光稠参军的刘江东崇慕杨公堪舆神术,遂与同乡曾文辿拜杨筠松为师,从游其门。

据《于都上溪刘氏族簿刘江东行藏记》载「公乃大学士刘韶之后,上世有知虔州者,因家焉。居于都上老。厥祖为卢王参政,因此遇杨公,遂使公授术焉。晚号白头。异处人调市域曰:刘添碗,盖指漆碗上老家话也。公常与文辿会于家,曾公偶获一地献公曰: 『坟前更鼓响叮当,代代儿孙入朝堂。』公往观之,果然饿虎形望冈,王字穴。公自葬之。曾公怒,私往其地而断曰:『坟前更鼓响叮当,半夜饿虎咬新郎。』然后公之次子分房别墅,其子再娶,是也五更初起,于地逐獭,果被虎伤之。其妇遂有孕,厥后子孙五百余口。又称半夜新郎五百口,至今囚名。其别墅之基曰五百口焉。公之术甚精,家富而所行不远。惟福汀州而已。公传术有法,穴法、葬法。所闻上老术者无比若非,公之立言著书,则地理之妙难于考究,厥后子孙世世相传,诗书宦代代有继,俾后志业斯术之士,皆赖公之所传,及皇明永乐间几失其传,幸有伯魏者,复授术于敦素,所谓仁者必有后,信矣! 邑人李涞撰」

《于都志●刘江东传》载:「刘江东,名白头,本刘韶后。上世有知虔州者,遂家于都上老。唐末,杨筠松避黄巢之时,至虔州。江东同曾文辿等传述,而杨与曾俱各着文字,惟江东稍有口诀,其裔孙谦,为宋吏部郎中,知袁州事,又着《囊金》七篇,曰星、龙、穴法、应案、四首、水城、明堂、水口,词旨明达,云囊金者,宜春韩犟所提也。今江东与谦事旧志皆登,而家簿亦与之俱存。故着之。

转贴4

于都上脑刘江东墓

从寻乌人对一代名师刘江东的敬仰和崇拜中,足以看出,刘江东为杨公风水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刘江东的家乡古地名是叫上牢,相传古时这里因溪河水涨泛滥成灾还叫过涝溪,过去上脑的人很贫穷,欠债的很多坐牢的也很多,成了官府发放犯人之地,官府又改涝溪为上牢,现代人认为这个地名不吉利,才改为上脑的。很巧合的是,杨公的两个徒弟刘江东和曾文辿的家乡,都是在于都县葛坳乡境内,刘江东家乡的溪水就流入曾文辿家门口的曲阳河。

刘江东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殁,享年88岁,葬于都上脑村西尚书坳卧虎望江的半山腰上,其墓尚存。最先从学术领域的角度上考察这座古墓的是风水研究专家李定信和刘典敏。那还是1998年年,他们在于都当地人刘东泉的带领下,多次走进上脑村,勘察刘江东墓和刘江东选址的刘氏宗祠。刘江东的墓离公路还要步行8华里,有越野车则可直接到达墓地。这是一座修在陡峭的山腰之上的古墓,天气晴朗的日子周围的群山像披在美丽的彩霞之中刘江东墓中合葬的是刘江东父子,古墓于1981年年重修墓上刻有:“彭城刘氏生殁载谱,本处尚书庵屋背,巽山干向兼辰戌,吉。度分金。七世祖刘公川鲁老府君八世祖刘公江东老府君“等字。在上脑还有为刘江东而建的一座宗祠。刘江东有二房妻室,共生有五子二女,其后裔从上脑繁衍到了于都各乡镇和兴国,宁都甚至延伸到海外。倒插竹的传说

在寻乌,当地人不太知道杨救贫,但都知道刘江东和赖布衣,这两位风水先生的故事零零星星地撒落在民间,在诸多传说中有点意思的是刘江东和倒插竹的传说。

寻乌晨光镇北面的岭阳和文峰乡南面新村,鹅子湖一带的山岭上,生长着一种一尺多高,竹竿上面粗下面细,竹叶竹纹均朝下的竹子,当地人称倒插竹。这种罕见的竹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林科院的专家曾经专程到寻乌考察过,还采集了标本带回北京。

民间传说这种竹子的出现是刘江东做风水后才出现的。大山深处的寻乌县山峰绵长秀丽,地脉丰润厚实,终生与山水打交道的刘江东认定这里有好穴场,所以徘徊在寻乌呆了很久很久的时间。刘江东寻找佳穴吉壤的足迹踏遍了和寻乌周边相连接的闽,粤两省的山山水水。传说刘江东在寻龙点穴的过程中,只要发现了好的风水,就会筑一个半圆拱形的土堆做标志。这个半圆形的土堆被后人称之为“江东窟”。而发现“江东窟”奥秘的,传说又是一百多年以后在定南和寻乌活动的最多的赖布衣。刘江东寻到的众多穴场中,有三个最好的的穴场,一个叫观音姐,一个叫庚姑姐,一个叫癞痢姐。观音姐穴和庚姑姐穴都是在百余年后被赖布衣发现的,观音姐穴给寻乌南桥的袁姓做了风水,庚姑姐穴给寻乌桂竹帽的彭姓做了风水,唯有癞痢姐穴直到今天还未被人发现。原来,喜欢筑“江东窟”的刘江东是很不容易才寻找到癞痢姐穴的,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好穴,须是一个有福人才能得到的福地,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刘江东没有给癞痢姐留下任何记号,仅留下了一首歌诀就离开了此地歌诀曰:“面朝九蟠龙,环卫十八柱,头枕天官璋,脚踏新村鹅子湖,谁能得正穴,三世列九卿,裔孙布五洲,代代金杯银酒壶。“这首歌诀代代传承,也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在寻找这个叫癞痢姐的生龙真穴,只看见,人烟稀少的岭阳,新村,鹅子湖一带方圆十几里,和人口的密集度很不相称地竖起了好多好多的墓。

还是传说,这个生龙真穴曾经被一个放鸭子的老汉遭遇过一次。这老汉放鸭子时晕乎乎的就在山坡上躺了一会,没想到顷刻间密密麻麻的白蚁就把他覆盖的只剩两只穿草鞋的脚在外面,老汉云里雾里恍如进入仙境。许多个时辰以后,老汉的两个儿子才先找到家里的这群鸭子,再从熟悉的草鞋中盘开被白蚁包裹着老父亲。凭自我感觉,老汉咬定这里就是刘江东说的癞痢姐风水宝地,老汉记住地形方位以后就拔了根竹子倒插在刚才睡觉的地方。在民间,客家人一辈子都在寻求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第二天,老汉穿戴整齐,扛把锄头准备自殉在昨天的风水宝地上。奇怪的是,这一片山坡上一夜之间已漫山遍野地长满了和他昨天做了记号的那根一模一样的倒插竹,老汉连东南西北都辨不出来了有后人为这个传说配诗一首:“得此福地贵可卿,只缘子孙禄相轻,有缘无份做了记,倒插竹子也生根“。据说是从这以后,这种罕见的竹子就年复一年地生长在这一地带。

转贴5

刘江东--鸭子墓的传说

刘江东喜欢在下雨的天气选穴。寻乌县菖蒲乡水晶寨的刘氏祖地据说是刘江东选址的,当地人把这个地方称之为“梅花落地”。那是一道由五座山峰形成的天然景致,阴雨天气时看这五座山峰如五瓣梅花从天而降,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梅花落地”因此得名。

在寻乌的乡间还传说刘江东点过一个极好的穴叫鸭子墓,这个极好的穴也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天子墓。对寻乌客家很有研究的寻乌晨光中学教师刘传启说,这个天子墓是位于东江源头三洞村的髻坑,他在寻乌《甘氏族谱》中就看见有“鸭子地,犯上天子地”的文字记载。寻乌甘氏因为天子墓的事几乎被朝廷满门抄斩,这个传说太玄乎,竟使我无法入书。 《寻乌民间历史故事选编》中则说天子墓是在寻乌南桥廖村金岗的山脚下。这个能出天子的好穴,是因阴错阳差,泄露天机而被毁于一旦。今天寻乌境内的凤公形天子地、试忠石、藏金洞、仙人授弓处、吊狗崖、金鸡湾、王坑口、断龙颈、墨雅湖等等天然的景致,都被传说的和刘江东的天子墓风水故事有联系。

在赣州农村,我发现很多地方都是以鸭或者鹅来命名的。比如黄陂开基祖廖銮当年就是从宁都县城西门鹅鸭塘迁黄陂定居的,廖銮父子建于唐代末年的墓也是叫鸭子湖。在寻乌广为流传的鸭子墓则被传说是天子墓,因为这个地方出过天子墓这个地名就一直被沿用下来。只不过后来因鸭子墓太俗就改成了鸭子坞,鸭子坞还是俗, 又以这个村庄有三棵水口树为醒目标志改为了今天的三标。

说到水口树又让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与福建、广东相交界的寻乌县,除了在方言上和闽、粤纯客家话很相似,除了在饮食上像广东很清淡不吃辣椒,有趣的是几乎每一个古老的村庄都有水口树。这些水口树都是种在一个村庄河流的总出水口处。每一处的水口树都成片成林,苍翠欲滴,每一处的水口树都有几百年以上的历史。当地的村民给我介绍,他们也会把这种在水口上的树叫大神树。水口树是他们村落的风水树,只要成片成林、枝繁叶茂就像征着他们家乡的兴旺发达和好运, 所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每个村落的人都是像捍卫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家乡的荣耀一样保护着这一片水口树。

刘江东墓:

地点:刘江东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殁,享年88岁,葬于都上脑村西尚书坳卧虎望江的半山腰上,其墓尚存,是典型的垄葬其麓的葬法。刘江东墓中合葬的是刘江东父子,古墓于1981年重修。

《刘氏族谱》载:“渊则公……我脉祖,字江东,号白头,又名子升调市,别名漆碗,世称见道先生。唐中和四年(884)甲辰,二月初五生,殁于宋开宝五年(972)壬申二月,寿89岁,娶江氏、侧室陈氏,合葬天子岭,望江虎形王字穴…………公与全播共为卢王参政时,杨筠松避乱至虔州,为防御史卢光稠葬父于石人坝,因此,遇杨公同会文辿、胡矮仙等肄业授术,遂得其秘……。 ”

刘江东有二房妻室,共生有五子二女,其后裔从上脑繁衍到了于都各乡镇和兴国、宁都甚至延伸到海外。

该墓碑注记:中行“七世祖刘公川鲁老府君,八世祖刘公江东老府君之墓”右行:“生殁载谱,巽干向兼辰戌,吉度分金”,左行: “公元一九八一年重修”。







试论阳宅房屋风水文化

    第一、房子不见光。
    所谓不见光的房子,是指不管是白天太阳有多好,能照到房内的阳光始终很少很少,像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阴气加重,阴气加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脾气不好,容易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另一个也是最不利财。
    第二,右高左低的房子
    风水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如果你居住的屋子右边有很高很高的房子,那么你的健康情况就要当心了,像遇上这样的房子,第一,不利财,第二,不利健康。如果在住这个屋子之前你的运气一般,那么住进去之后你的运气则会更差。像这样的房子是必须极早化解的,否则非常不利的。
     第三、卫生间或是厨房以着门
  有句老话说的好,流水财留不住。像卫生间或是厨房对着门的就形成了“上水”直通“下水”的格局了,是不利财的。 中心受污不宜。这是指房屋的中心部位不宜用作厕所,同时,厕所也不宜位于房屋后半部的中心,刚好与大门成一直线,因为这很可能导致破财损丁。
    厕所“四宜”:1.宜压在凶方,忌压在吉方。2.浴厕宜隐蔽。3.浴厕宜保持清洁。4.浴厕宜保持空气流通。

厕所四不宜:1.厕所不宜开在南方。2.厕所不宜开在房屋中间。3.厕所不宜开在西南或北方。4.浴厕不宜改为睡房。

     第四、大门对着大门或厨房

     若是阳台正对大门或厨房,会使得家中的团聚功能减弱,丈夫易外遇、老婆会红杏出墙,小孩不受回家。可将窗帘长时间拉上以作为阻绝。出入大门的位置不要正对阳台,这形成了所谓的"穿心",家中会不易聚财,迭有破财事。前通后通,人财两空。解决方法:作玄关柜阻隔大门和阳台之间、在大门入口处放置鱼缸(命中忌水者不可放鱼缸,可以屏风取代)。

     厨房之布置

     厨房炉灶要坐煞向吉才可达到风水原则。如果位于吉方,则家中人口健康,夫妻感情融洽。相反,婚姻骓得美满,经常争吵或体弱多病。

     其次,厨房内的摆设,如灶位、洗碗盆、碗碟框等都要摆放正确位置。炉灶最忌被水笼头冲射,很容易染上痢疾和肠胃病。若洗碗盆和炉灶成一直线,则为水火不容,会影响夫妻感情和健康。若炉灶摆放位置与水笼头成曲尺型(L型),则可避免水火冲射,亦符合风水之道。

    忌在厨房内洗涤衣服,洗衣机不可放在厨房,厨房视为灶君之所在,十分神圣,在其间清洗不洁的衣物,影响运气。

    另一点,如果屋内有分层,饭厅尽量设在高起的位置,饭桌最好是设在气比较旺的位置,对于家庭成员都好。

        1、 厨房的火炉不可对大门――主女人身体不顺、肠胃病、不聚财、头痛。
        2、 厨房的火炉不可对冰箱――主家内身体不顺、六亲常吃药。
        3、 厨房的火炉不可对卧室门――主夫要失和、脾气暴躁、易神经质。
        4、 厨房电器类不可放置大多――主住者腰酸北痛、头痛、胃痛。 
    5、 阳台走道不可对火炉――主不聚财、背痛、高血压
    卧室之布置
    1、 卧室门不可对明镜――主夫妻失和、精神衰弱。
    2、 卧室门不可对床头――主神经痛、头痛。

         3、 室床头不可对明镜――主疑心病重、恶梦、神经痛。
         4、 化妆台明镜不可对浴室门――主夫妻失和、容易发脾气。
         5、 浴室门不可对床头――主痛风、风湿、头痛。
         6、 床头不可靠在浴室墙――主腰背痛、风湿痛。

        7、 床头不可被梁压――主精神不振、神经质。
         8、 卧室明镜不可由太多-主心神不定、疑心病。
     床头五忌:1.不宜向西,向西呈凶相。2.不宜横梁压顶,有压迫之兆。3.不宜太接近窗户,风寒易惊。4.不宜正对镜子,反光不吉。5.不宜正对房门,阳气易漏。

睡觉时头朝的方向一定要对,因为这跟健康和财运有关,要求健康,床头就朝向天医的方位,若求财,就朝向最旺、也就是生气的方位。

灯饰最好是不要装在直接照在人顶上的位置。以睡房来说,灯最好不要装在直接照在睡床的位置。灯光会产生能量,对人气有影响,如果睡房面积太小,建议是把灯设在房间侧边,如此一来,不影响照明,对住的人也好。

    书房之布置

    生意人求财,他的书桌,就要摆在旺位,学者或是学生,设在伏位较适宜。
      1、书柜不可太高压床――主身体虚弱
      2、书柜不可压迫书桌――主心神不定、劳心头昏。
      3、书桌不可压在梁下――主心神散乱。
      4、书房灯光不可太强――主容易疲劳。
      5、书房电器类不可太多――主头痛、心神不专。 
      6、书房墙面不可乱贴偶像――主精神错乱、恶梦、疑心病。 
   洞房禁忌 
   注重夫妻浪漫情调的人,大都特别注意卧室之布置,如果不了解风水法则,而凭一己之喜好,往往弄巧成拙,花钱找罪受,有鉴于此,现提供一些卧室布置的风水禁忌,供大家参考: 
     1. 床单被单有大花者多会生女,如有龙凤,宜先见天,否则会有被压迫的感觉。 
     2. 如有巷冲、路冲,是为不吉。 
     3. 卧室最好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者为佳(如光线太暗,则宜白天点灯);光线明朗会使人心情快乐,空气对流,会让身体健康。 
     4. 卧室内颜色千万不可漆粉红色,会使神经衰弱,而且夫妻多口角,因此闹出悲剧者不在少数。

     5. 卧室颜色忌五花十色(不要滚花油漆)。 
     6. 卧室窗口勿挂风铃,易使夫人头昏晕,心浮气躁(饼图案不吉、圆床不吉、天花板圆形不吉)。 
     7. 卧室地皮应浅色(太深似入地狱)。 
     8. 卧室地皮最好不铺地毡,容易潮湿生霉气、伤气管,尤其铺长毛毡更不利。 
     9. 卧室之厕所不可冲床位(冲头-头痛,冲肩-脖子痛,冲腰-坐骨神经、肾,冲脚-脚酸,正冲-腹中有病。 
    10.卧室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楼上增建者较有此现象,会使心不安)。
   
所有的门应由左边开

    所谓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在左宜动,白虎在右宜静,所以全部的门应从左开为吉,也就是说人由里向外、门把宜设在左侧。开门如有左右颠倒容易导致家庭纷争,

    大门不可正对电梯

    大门不可直线对窗、后门或厕所,正对造成冲射不利财运,住户容易得患疾病。会使理财投资出错,使人财进财出,损害家人的财运。

    客厅应设在住家的最前方

    进入大门后首先应看见客厅,而卧房、厨房以及其他空间应设在房子后方。空间运用配置颠倒,误将客厅设置在后方,会造成退财格局,容易使财运走下坡。

      住家旺位在大门的斜对角大门斜对角,所以不宜悬挂镜子,因为镜子有反射的效果,容易阻碍家人的运势;使财运不济、机会流失。旺位应放置可助长运势的吉祥物,最好的方法是种植具有生命力的宽叶绿色植物。

      提升人气的客厅开运法

    客厅不宜阴暗,明亮的客厅能带来家运旺盛,所以客厅壁面也不宜选择太暗的色调。

客厅地板不宜高低不平,家运也会因地板的起伏而多坎坷。

    客厅若有梁横跨,应以装潢遮掩

    客厅的天花板若有横梁,将形成压迫的感觉,人们坐在横梁下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而运势不振。应尽速将横梁遮掩在夹层的天花板里。

    客厅应多使用圆形造型的装饰物

    客厅是家人和亲友相聚的地方,最需要营造出活泼、融洽的气氛。圆形属阳、是动态的象徵,所以圆形的灯饰、天花造型、以及装饰品具有引导温馨、热闹的气氛。

       客厅不宜乱挂猛兽图画

    客厅如悬挂花草、植物、山水或是鱼、鸟、马、白鹤、凤凰等吉祥动物,通常较无禁忌。但如果您喜好悬挂龙、虎、鹰等猛兽时,则需要特别留意将画中猛兽的头部朝外,以形成防卫的格局,而千万不可将猛兽之头部向内威胁自己,否则容易为家人带来意外灾祸。

       客厅不宜塞满古董、杂物或装饰品

    客厅如果塞满古董、杂物和装饰品,容易堆积灰尘,影响气流畅通,当然容易使人气血不顺,健康衰败。

      住宅不适宜挂什么图画

    一、颜色太深或者黑色过多的图画不可买。此等画看上去令人有沉重之感,使人意志消沉、悲观和做事缺乏冲劲。

    二、绘了凶猛野兽的图画不宜购买,否则家人健康会较差。

    三、不宜挂超过一幅的人物抽象画,因会令家人的情绪反复大,心理不平衡,容易神经过敏。

    四、画了日落西沉的画不要挂,因此类画象有令人减低冲劲的效果。

    五、不适宜挂已故亲人的大头画像,因它会令你做起事来倍增压力。

    六、不适宜挂瀑布之类的图画,因为这些画主家人运气反复。

    七、不要挂上红色太多的画像,因为它会令家人容易受伤或脾气暴躁。

 

     相反,挂吉祥饰物会增添喜气和带来财运,福禄寿三星、九鱼(如)图、牡丹花、孔雀开屏等吉祥饰物或图画,都适合每个家庭的。

     室内装饰的风水讲究很多,比如装饰画,若室内光线暗,可以挂向日葵,取其阳刚之气。挂画以光明正大的内容为宜,避免突兀之物;如兀鹰、孤石。另外猫画也不直挂在室内,犯之可能产生祸害,失盗;再比如储钱罐可以招财,放招财猪好过放招财猫。如挂山水画,又要观其流势,水流宜内不宜外,因为山管人丁水管财。如有船,则船头应向室内,取其招财进室,满载而归之意;再就是挂钟挂在大厅是很好的,带钟摆则更好。因为室内无人时,气是静止的,摆钟则动静结合。时钟的正面不能向内,应朝向门或阳台的方向为好。还有金鱼缸,金鱼又称风水鱼,不可对灶台,因水火相克。绿色植物也是必须的,因为有生命的植物可使室内更具活力;天花板的颜色宜轻不宜重,因为轻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天花板宜用轻清的颜色,符合天轻地重之义。

    客厅里所挂的字画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依士农工商不同的职业而悬挂不同的字画。例如:工商界人士要挂关公画像或桃园三结义图,表示义气和信用。

    客厅不适合任意挂镜子,因为在风水上这样是属凶的。但如果客厅的门正好对冲别人家的屋角或墙边时,挂面镜子作屏风可以化解不祥的冲煞之气。

    古人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当然,若你真的没有太多时间或瞀去处理室内风水总是的话不妨多做善事,于人于已都有好处。

    客厅之财位:客厅为全家人聚集及接待来宾的场所,属于家庭当中的公共空间,家庭生活的重心,因此,其风水关系着整个家运。客厅中有一个特殊的方位,关系着全家的财运、事业、名望等兴衰,此方位俗称财位。财不能动,因此财位在不动方,通常是在进门对角线的方位。

      1、财位处若正好有窗户,可用内钉夹板墙处理,财位便不致外漏。

      2、在大门进来时,或在客厅最忌看到厨房的炉台,如果你的家正好会看到,可以改变炉台位置或在厨房门外做一屏风高柜来挡住。

     3、客厅最好避免会看到所有的房间门,除隐私性较差之外,也会给人一种门户大开的感觉,让人有直捣黄龙之意。

     4、玄关大门也应避免直通后门,有如钱从前面进后门出,积不了财,走道有应避免直向或横向,直通全室。

     5、客厅中不可在靠厕所墙也不能在厨房、厕所的门口及旁边。

     6、餐桌不可正对大门,若真的无法避免,可利用屏风挡住。书房中有何禁忌呢?书房不能面朝窗户,因会产生望空造成不良效果。

     7、书桌不能正对大门。

    家中植栽宜选宽阔叶片的植物,忌选仙人掌类的尖细叶片,易生口舌纠纷。家中的植栽也要慎选。不要种细长叶片的植物,这样主人易惹口舌纠纷。蕨类和葛藤类的植物最好也不要种,此类植物较阴,若长的茂盛,家中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

    买适合自己的楼

      (一)春天出生的人木太旺,利火、金。宜选住南区、西南区。屋宅方向宜坐北向南或坐东北向西南。

      (二)夏天出生的人火太旺,利金水。宜选住西北区、北区。屋宅方向宜坐东南向西北及坐南向北。

      (三)秋天出生的人金太旺,利火。宜选住南区。屋宅方向宜坐北向南。

      (四)冬天出生的人水太旺,利木火。宜选住东南区、南区。屋宅方向宜坐西北向东南及坐北向南。

    屋的前方叫做前朱雀,又叫做明堂。很多的风水师都会以窗外为明堂位。我们以住宅内开得最多的窗的一方为向。窗外有下列的环境时就属于明堂吉利了。

    一、窗外见水池、泳池;

    二、窗外见公园、球场;

    三、窗外见停车场、环抱路;

    四、窗外见湖、河等;

    五、窗外向海。

    窗前见水,是为明堂水,可使财运加强,经商的人住得这类楼宇,生意更加旺盛。

    若窗前空旷而不见水,是为明堂宽阔,虽然财运不如见水好,但亦已很稳定

    不管房间住人不住人,房内的门窗应该做到常开常闭,令气势流动,空气更新,做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另外,大门门缝不可过大,免得泄财气。

    挑选住宅时应考虑的一些风水问题

    街道反弓不宜。所谓街道反弓,是指房屋前面的街道弯曲,而弯曲位直冲大门,风水称之为镰刀割腰,这样的房屋不宜选购,避之则吉。
    
忌天斩煞。所谓天斩煞是指两幢高楼大厦之间的一条狭窄空隙;因为好像用刀从半空斩成两半,故此称为天斩煞。倘若房屋面对天斩煞,很可能会有血光之灾:空隙愈狭长便愈凶,距离愈近便愈险!故此不宜选择面对天斩煞的房屋居住,但若是在其背后有另一建筑物填补空隙则不妨。
   
忌箭煞。箭煞是指住宅门外见尖锐的墙角冲射,尖锐墙角如一枝箭射来,俗称箭煞。犯箭煞的住宅财帛不能积聚,而引致破财的原因,多与下列问题有关: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而破财;被他人欺骗而破财。化煞的方法要从.天地人着手:在门槛藏五帝钱,这是地化煞法;在门楣挂一个凸镜,这是天化煞法;在厅拉环位置挂一用口含拉环的兽头牌,这是人化煞法。
   
(一)风宜柔和

    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风水之道。倘若发觉房屋附近风大,十分急劲,那便不宜选购了,因为即使那房屋真的有旺气凝聚,也会被疾风吹散。风水学最重视藏风聚气,但风势强劲的地方肯定不会是旺地!需要注意的是,风过大固然不妙,但倘若风势过缓,空气不大流通,亦绝非善地!

      (二)阳光充足

    阳宅风水最讲究阳光空气,所以选择房屋,不但要空气清爽,而且还要阳光充足。若是房屋阳光不足,往往阴气过重,会导致家宅不宁,不宜居住。

      (三)地势宜平

    倘若房屋仅次于斜坡之上,那么在选购时便要特别小心,因为从风水角度来看,地势平坦的房屋较为平稳,而斜坡则颇多凶险!

    如房屋的大门正对一条很陡的山坡,那便不应选作居所,因为不单家财泄漏,而且还会家人离散,一去不回。

     一般来说,斜坡上的房屋易漏财,而斜坡下的房屋则易损丁。房屋位于急冲而下的斜坡底,因煞气太急太劲,往往会导致人口伤亡。

      (四)衙前庙后不宜

官府衙门(特别是警署及军营)的前面,以及寺院道观的后面均不宜居住。原因是衙门杀气重,倘若住在它的对面,便会首当其冲,承受不起便会有人口伤亡;寺庙是阴气凝聚之处,住得太近则并不适宜。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